邓至羌
南北朝时羌族的一支。《魏书·邓至传》:“邓至者,白水羌也,世为羌豪,因地名号, 自称邓至。其地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居住范围相当今甘肃东南隅及四川南坪、松潘二县及平武以北地区。主要集中于白水江流域,因号白水羌。
南北朝时羌族的一支。《魏书·邓至传》:“邓至者,白水羌也,世为羌豪,因地名号, 自称邓至。其地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居住范围相当今甘肃东南隅及四川南坪、松潘二县及平武以北地区。主要集中于白水江流域,因号白水羌。
①西魏置,属甘松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黄龙乡。隋开皇初废入嘉诚县。②唐贞观五年(631)置,属西金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属岩州。后废。古县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今四川
在今湖南安乡县北。《清一统志·澧州二》:汇口镇“在州东五十里,接安乡县界”。为九澧汇入洞庭湖之口,故名。1960年由澧县划归安乡县。在安徽省宿松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
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2束鹿县:束鹿岩“在县(治今辛集市东南新城)北,外隘内广,可容千人。一名三邱古洞。县盖以此岩名”。
即揭阳山,又作揭杨。今广东揭东、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元丰九域志》 卷9: 循州兴宁县“有揭阳山”。裴渊 《广州记》 作 “揭杨”,列为五岭之一。(1)古山名。在今广东省揭西县西北。为广东与福建必经之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牟尼乡境。《明史·四川土司传》:洪武十八年(1385),“松州羌反,成都卫指挥成信等率兵攻其牟力等寨,破之”。后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一名唐龙镇。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辽置宁边州治此。古镇名。又作唐龙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
在今福建尤溪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7延平府尤溪县: 赖岩在 “县西北三十五里。其上怪石万数,巨者如屋,绵亘可三里,宛然一洞府也。洞口缘梯而上,石室联属,皆有窦如户,其中流泉、石牖可以聚众”。
又作邬县。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汉书·外戚恩泽侯表》: 文帝封齐王舅驷钧为邬侯。 东汉改为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辛集市东南。属巨鹿郡。东汉改名为鄡县。
在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十里靖西关驻地吉玛。清光绪二十年 (1894) 与亚东关同时置。由四川委派理事同知驻此,监督亚东关务,兼裁判藏民与英商互市交涉。
北宋时对西藏前藏地区的汉译称。吐蕃王朝(约629—842) 沿臧河 (今雅鲁藏布江) 南北两岸置乌如 (中央翼)、要如 (左翼)、叶如 (右翼)、如拉(分支翼) 等军政区域。吐蕃王朝灭亡后,原建置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