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孜宗
又作打则、打者、第巴达克匝、得克达克则宗、打孜宗。即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1960年与邦堆谿、拉木谿、德庆宗合并设达孜县。“达孜”,藏语意为虎顶、虎峰。
明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城东北达孜。1960年与德庆宗、邦堆谿、拉木谿合并,改设达孜县。
又作打则、打者、第巴达克匝、得克达克则宗、打孜宗。即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1960年与邦堆谿、拉木谿、德庆宗合并设达孜县。“达孜”,藏语意为虎顶、虎峰。
明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城东北达孜。1960年与德庆宗、邦堆谿、拉木谿合并,改设达孜县。
北宋置,属聊城县。即今山东聊城市西南沙镇。
即今新疆和田市。《元史·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 作 “忽炭”。
在今广东顺德市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伏波桥在“县南二里。《志》云,桥西南五里有乡名石桶,南越相吕嘉故乡也。嘉闻汉兵分道南下,于其地筑石瓮、金斗二城,及兵败,遂遁于此。伏波将军路博德遣兵
亦称凌城庙。即今江苏睢宁县东南凌城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睢宁县东南有 “凌城庙圩”。
即今湖北汉川县东南养鱼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川县东南有养鱼铺。
明置,即今贵州晴隆县西南沙子镇。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瑚西南的们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月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南的们河流域。后废。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清雍正二年(1724)筑城,置大通卫于此。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明 《寰宇通志》 卷41饶州府: 康郎湖 “在余干县西七十里。即鄱阳湖南涯”。《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余干县: 康郎湖“因康郎山名”。
明置,在今山西平遥县南三十五里普洞村附近。《方舆纪要》 卷42平遥县: 普同关 “在县南五十里普同谷口,东南接绵上关,达沁源县,西抵关子岭,南入岳阳县,为往来要地。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