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坝
亦名班巴、宾巴、冰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边坝即达隆宗,又名宾巴。”“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1960年与沙丁宗、杰顿谿合并设边坝县,后迁驻东马同。
亦名班巴、宾巴、冰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边坝即达隆宗,又名宾巴。”“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1960年与沙丁宗、杰顿谿合并设边坝县,后迁驻东马同。
唐置,属桑乾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及河北省西北境。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部置,属桑干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
明嘉靖四十四年 (1565) 以龙溪县之靖海馆及漳浦部分县地置,属漳州府。治所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60年与龙溪县合并,为龙海
一作大鳌山。别名游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尚书山”条下:“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
在今江西铅山县南。《寰宇记》 卷107信州铅山县: “又有铜宝山,连桂阳山,出铜。” 《清一统志 ·广信府一》: 铜宝山 “在铅山县西南七里。旧名杨梅山,一名七宝山。下有银平坑,石窍中胆泉涌出,浸铁成
又名走马桥。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青溪上。为青溪七桥之一。《资治通鉴》: 南朝梁太清三年(549),高州刺史李迁仕等援台城,“众军营于青溪之东,迁仕、文皎帅锐卒五千独进深入,所向披靡。至菰首桥东,景将宋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 《城口厅志》卷4: 柏家垭 “距厅西九十里。地势险要。嘉庆初,征剿教匪。曾设粮台于此。今称其地为粮台”。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八盘岭在“县东八十五里。巅高险,路通天台”。
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二十里黄龙镇。明嘉靖 《南安府志》 卷18: 大庾县有黄龙铺。
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寰宇记》 卷106洪州丰城县: 槠山 “在县东六十里。产槠木,有磐石可坐百人,上有徐孺子读书台”。
北宋崇宁五年(1106)升澶州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市及濮阳、南乐、清丰等县地。金改为澶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升澶州置,治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