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辛集镇

辛集镇

①即今河北青县西南辛集回族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青县图:西南有辛集镇。

②即今河北辛集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西北有辛集镇。

③即今山东冠县东北辛集乡。清道光《冠县志》卷2《市廛》:辛集“在县东北五十里”。

④即今山东临清市东新集。近夏津、高唐二县境。民国《清平县志》有辛集镇。


(1)在河北省辛集市中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13.1万。明代名新集,后与4个村庄合并改名辛集。1945年今市区设辛集市,1949年改镇。1949年起为束鹿县治。1986年改兴华街道办事处,为辛集市治。1995年复镇。省重要皮毛集散地。有“河北一集”市场、皮毛专业市场。有毛皮、皮革、丝网、纺织、化工等厂。东部建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德铁路、307国道和安辛、辛赵等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烈士陵园。(2)在河北省海兴县东南部、漳卫新河北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2780。原名新集,后讹为今名。1948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有地毯、制钉、砖瓦、鱼网等厂。辛海、天无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沂南县中部偏东。面积90.9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4200。据庙碑载文,明前期名洪家镇,明末清初改名兴旺庄,后改称新集、辛集。1949年属沂南县十四区。1954年十四区撤,分属河阳、寨西、苏村三区。1958年建辛集乡;同年8月成立辛集公社,11月沂南县撤销,辛集公社属沂水县。1959年并入库沟公社。1960年析出复设辛集公社,1961年随沂南县恢复称辛集区。1968年设辛集公社,1985年改辛集乡,1994年改设辛集镇。2000年库沟乡并入。沂河流经。产小麦、玉米、甘薯、稻、大豆等。有制鞋、印染、车木、衬衫、棉织等厂。羊临公路经此。(4)在河南省鹿邑县西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5020。为春秋鸣鹿邑故址,南北朝称虎乡城。明、清为护厢城。清咸丰五年(1855年)捻军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其中一支在护厢城一带战斗。为纪念他们的辛苦战绩,当地群众改护厢城为辛集。1949年建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5年复公社,1983年复乡,1990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特产“孔集卤鸡”、“辛集麻花”。有农机、草制品、食品加工等厂。311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雁门千户所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振武卫。治所即今山西代县北三十里雁门关村。后废。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治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因治雁门关,故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

  • 渼陂

    在今陕西户县西五里。《水经·渭水注》:渼陂水 “出宜春观北,东北流注涝水”。宋敏求 《长安志》 卷15: “ 《十道志》 曰,有五味陂,陂鱼甚美,因误名之。……其周一十四里,北流入涝水。唐宝历二年,敕

  • 陈霜口河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夹河”条:“又陈霜口河在县西。源自虞城县史家、皮家二口,分为两河,由镇里堌二十里至县境,西南合流入陈霜口河。”

  • 古尔班阿里玛图水

    亦名阿里玛图水,为伊犁河支流。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西。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伊犁河“又西北古尔班阿里玛图水注之”。“阿里玛图三源并发,流五十里而汇,又东北流八十里,又北流百四十余里入伊犁河”。

  • 倘塘驿

    明置,在今云南宣威市北倘塘。《方舆纪要》 卷114沾益州: 倘塘驿 “在州北。为乌撒往来要地。天启二年,沾益土妇设科等作乱,焚劫沾益,倘塘、炎方、松林、交水及曲靖白水驿凡六站,官军讨之。明年复收诸站,

  • 安平镇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西南安平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②即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明史·地理志》 东平州东阿县:“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于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③清康熙元年(1662)

  • 临洺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磁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元和志》 卷15: “北滨洺水,因以为名。” 大业初属武安郡。唐属洺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为镇,元祐二年 (1087)

  • 上洛县

    ①三国魏改上雒侯国置,属京兆郡。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西晋为上洛郡治。北魏为洛州治。北周为商州治。隋为上洛郡治。唐复为商州治。天宝元年(742)改为上洛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商州治。元废。②南齐改

  • 乌垒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小野云沟附近)。后为西汉所灭。为西域都护府治。

  • 楚山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北。《寰宇记》 卷109萍乡县: 楚山“在县北九十里,或云楚昭王曾经此”。②即望楚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南。③即商山。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商镇南一里。《水经· 丹水注》: 楚水 “源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