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大石桥。在今河北赵县南五里洨河上。隋开皇年间,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为我国现存古代大型单孔石拱桥。桥长64.4米。桥拱肩敞开,在大桥的拱肩上,各建两个小拱,桥身构思精巧,既减轻重量,又利于排洪。桥两侧的望柱、栏板、雕刻各种蛟龙、兽面、竹节和花饰等。为世界桥梁史上一创举。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安济桥”。
又名安济桥、大石桥。在今河北赵县南五里洨河上。隋开皇年间,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为我国现存古代大型单孔石拱桥。桥长64.4米。桥拱肩敞开,在大桥的拱肩上,各建两个小拱,桥身构思精巧,既减轻重量,又利于排洪。桥两侧的望柱、栏板、雕刻各种蛟龙、兽面、竹节和花饰等。为世界桥梁史上一创举。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安济桥”。
隋开皇三年(583)改泰兴县置,属龙州。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白龙江西岸。一说即今青川县(乔庄镇)。大业初属平武郡。唐武德初属龙州。四年(621)属沙州,贞观元年(627)废入景谷县。古县名。
即今江西铅山县西南湖坊乡。《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铅山县 “分水关” 条下: “县西南五十里有湖坊隘。西达贵溪县,南通福建光泽县之云际关,为戍守处。” 清置巡司于此。
1933年8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由贵溪县南部设置,驻冷水坑 (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1934年1月废。(1)旧县名。闽浙赣苏区设。1933年初由江西省贵溪县南部析置,治今贵溪市冷水坑。以位县南得名。1
在今甘肃临洮县南洮河西岸。《晋书·刘曜载记》: 东晋太兴三年 (320),刘曜 “进陷安定。(南阳王) 保惧,迁于桑城,氐羌悉从之”。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南洮河西岸。十六国前赵光初三年(320年)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思南府》: 缠溪铺 “在印江县境。……又有凉水铺”。
全称栖霞寺舍利塔。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栖霞寺东侧。建于隋仁寿元年 (601),但从塔上浮雕看,为南唐重修的遗物。塔八面五层,高约15米,全部用细致的灰白石构成,仿木结构。底座是宽敞的台基,台基上为
唐置,属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境。后废。
俗名牛鼻子洞。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清康熙 《贵州通志》 卷6: “悬崖绝壁,下临阁鸦江。舟行洞中,深广不可测。登降以梯乃得上。昔蛮人尝保此以为障蔽。《滇记》: 由阁鸦至大定,洞凡三十有四,而阁鸦最险。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世祖纪》: 神䴥四年 (431) 七月, “行幸河西,起承华宫”。
为楚王句践祖父夫镡 (或作夫谭) 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越绝书》 卷8载:越王 “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又说: “若耶大冢者,句践所徙葬先君夫镡冢也,去县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