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父子墓
在今四川绵竹市大西门外。蜀汉后主炎兴元年 (263) 冬,诸葛亮长子诸葛瞻及其孙诸葛尚,与魏将邓艾大战于绵竹关,均战败殉国,就地安葬。《清一统志·绵州》: 诸葛瞻墓 “在绵竹县西门外”。墓前石碑正中阴刻 “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边款刻 “康熙六十一年绵竹县令罗箕永立”。碑后刻光绪七年 (1881) 僧纯一重立墓碑记。
在今四川绵竹市大西门外。蜀汉后主炎兴元年 (263) 冬,诸葛亮长子诸葛瞻及其孙诸葛尚,与魏将邓艾大战于绵竹关,均战败殉国,就地安葬。《清一统志·绵州》: 诸葛瞻墓 “在绵竹县西门外”。墓前石碑正中阴刻 “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边款刻 “康熙六十一年绵竹县令罗箕永立”。碑后刻光绪七年 (1881) 僧纯一重立墓碑记。
①俗名尖山。在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 东南。《方舆纪要》 卷84南昌府: 渐山“在府东南六十八里。耸如卓笔,南接近进贤县界”。②即今福建龙海市西南浙山。《方舆纪要》 卷99海澄县: 渐山 “在县 (
明置田镇巡司,属高苑县。即今山东高青县治。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7:“相传为田横故居。”(1)镇名。在山东省高青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田镇,人口 3958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平海卫。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莆禧。清康熙三年(1664)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莆禧。属平海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即武胜关。又名武阳关、澧山关。在今河南信阳县南,河南、湖北二省交界处。《舆地纪胜》卷80信阳军“三关”条,谓“武阳关今名大寨岭,在东南九十里”。即“武阳关”。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 置巡司于此,后废。《明通鉴》: 嘉靖四十二年 (1563) 二月,“福建兴化府倭结寨于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距,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即今福
在今上海市东部。北起走马塘,南入黄浦江。清同治《上海县志》卷3:“杨树浦通江浦,北流通引翔港,西流通下海浦,会三洪之水,过太平寺,北达虬江。”区片名。在上海市杨浦区南部。泛指黄浦江以北、大连路以东地区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舆地纪胜》卷110浔州:木赖水“在桂平县。源出贵州郁林县界”。《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木赖水“在府西北九十里。自武宣县境流经贵县界,又东入于黔江”。
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南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 象角头营 “在县 (今中山市) 西。《志》 云,县有镇头角、南禅佛、县港口及浮虚、大埔洋等营,俱有官军戍守”。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西。《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寸金堤“在府城外,万寿寺之西。张孝祥有寸金堤记”。《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寸金堤“在府城龙山门外。五代时高氏将倪可福筑以捍蜀江激水,谓其
即揟次县。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晋书·地理志》 作 “揖次”。王仲荦 《北周地理志》 卷2谓 “揟次” 与 “揖次” 形似而讹。古县名。西晋时改揟次县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属昌松郡。北周时废入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