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晃山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元和志》卷30卢阳县:晃山“山出丹砂”。《清一统志·沅州府一》:西晃山“自麓至顶可二十里,中有一涧横断之,亘以石梁,曰仙人桥,长百尺。顶上有洞,曰雷公洞,声殷殷出其间,遇者怖甚。半山有洞三,曰三鬚洞,曰镜钹洞,曰沈家洞。洞水喷出,汇为溪流曰石桥溪”。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元和志》卷30卢阳县:晃山“山出丹砂”。《清一统志·沅州府一》:西晃山“自麓至顶可二十里,中有一涧横断之,亘以石梁,曰仙人桥,长百尺。顶上有洞,曰雷公洞,声殷殷出其间,遇者怖甚。半山有洞三,曰三鬚洞,曰镜钹洞,曰沈家洞。洞水喷出,汇为溪流曰石桥溪”。
唐永泰二年 (766) 置,为郎茫州治。治所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北部。后废。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北。源出太平岭,东南流注于小绥芬河。《清史稿·地理志》 穆棱县:官商路 “东渡细鳞,逾铁路至东宁”。旧中东铁路所经,有细鳞河站 (今细鳞河乡)。集镇名。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细鳞河
唐武德五年 (622) 建,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清一统志·抚州府》: 述陂城 “《府志》:唐武德五年刺史周法猛筑述陂,置陂上山田百余亩,为永久修陂之费,今为小港、华家、徐陂相连,并列为五陂”。因
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南二十八里景罕镇。《方舆纪要》 卷118潞江安抚司: 景罕寨 “在司西南。洪武末,平缅诸蛮刁干孟叛,何福讨破之于南甸,还兵击景罕寨。蛮乘高据险,坚守不能下。福粮垂尽,沐春驰至,径渡怒江
东汉灵帝改千童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 卷18饶安县:“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因名。北魏属沧州。隋属渤海郡。唐属沧州,贞观十二年 (638) 移治浮水城(今孟村回族自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崇峰岭在 “县西三十里。相接者曰百岁峰”。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咸康二年(336)慕容皝伐段辽,“遣封弈率骑潜于马兜山诸道。俄而辽骑果至,弈夹击,大败之,斩其将荣保”。即此。古山名。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资治通鉴》:
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乾河沿北。本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东晋、南朝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故名。《梁书·侯景传》:侯景“悉逼百姓及军士家累入台城内”。后梁武帝饿死于此。今习称鸡鸣寺北
亦作鹊洲。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镇一带长江沿岸。《宋书· 明帝纪》: 泰始二年(466) 三月, “袁顿鹊尾, 联营迄至浓湖, 众十余万”。《元和志》 卷28南
即今浙江萧山市南二十八里临浦镇。唐元稹 《生春》 诗: “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