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城镇
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北四十四里裴城。《方舆纪要》 卷47郾城县: “ 《志》 云,县西五十里有裴城,裴度伐蔡时所筑。”
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部。面积79.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裴城,人口460。据民国《郾城县志》载,裴城镇始名洄曲,后称今名。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有机械、面粉、造纸等厂。漯宝铁路横贯,洛界公路与许泌公路在境内相交。古迹有裴城遗址。
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北四十四里裴城。《方舆纪要》 卷47郾城县: “ 《志》 云,县西五十里有裴城,裴度伐蔡时所筑。”
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部。面积79.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裴城,人口460。据民国《郾城县志》载,裴城镇始名洄曲,后称今名。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有机械、面粉、造纸等厂。漯宝铁路横贯,洛界公路与许泌公路在境内相交。古迹有裴城遗址。
一名小史店。即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六十七里小史店镇。清康熙《南阳府志》卷2《集镇》:裕州有史家店。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吐蕃结啰城置,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宋史·地理志》 廓州: 肤公城 “旧名结啰城,崇宁三年收复,后改今名。王厚云: 结啰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东至来宾城界一百
即今湖南湘潭县西姜畲镇。《清一统志·长沙府》 “涂田市” 条: “姜畲市在 (湘潭) 县西三十五里。路通湘乡。”
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街村)。《元史·兵志》:至元十二年(1275)十二月,“调西川王安抚、杨总帅军与大尼赤相合,与丑汉、黄兀剌同镇守合答之城”。即此。
①西周国名。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左传》: 桓公十一年 (前701),“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又,桓公十二年 (前700),“楚伐绞,军其南门,为城下之盟而还”。后为楚所灭。②春秋时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龙平溪“在卫东南二百余里。又有细沙溪,出东门山,流合龙平溪,共注清江”。
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东,或谓指苏拉威西岛布吉斯人的居住地。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阇婆之东,东大洋海也,水势渐低,女人国在焉。”
即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驻地。明井坪守御千户所治此。《方舆纪要》卷44朔州:“成化二十二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四里有奇。万历四年移朔州参将驻此。”即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井坪镇。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镇附近。孤峰突起,巉石凌空,四周如削,形若玉印,故又名印山、玉印山。清乾隆初,乡民创建岑楼,嘉庆二十四年(1819)又重建。道光《忠州直隶志》卷1:“楼冠山巅,游人轳转螺旋
隋置,大业三年(607)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河静省义静以南。唐武德初改为文谷县。古县名。隋置,治今越南河静省河静以南。属日南郡。唐贞观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