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行唐县

行唐县

①东晋改南行唐县置,北魏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三十里故郡村。太和十四年(490)于县置唐郡。熙平中移治犊乾城,即今治。隋属恒山郡。唐属恒州,长寿二年(693)改名章武县,神龙元年(705)复名行唐县。大历三年(768)于县置泜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又改名章武县,后唐同光初复名行唐县。后晋改名永昌县,后汉复名行唐县。北宋属真定府。元初改属保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辽置,属檀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辽史·地理志》:“本定州行唐县。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县。”金废。


(1)古县名。辽置,治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属檀州。金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属石家庄市。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41.2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州镇。战国时为赵南行唐邑。汉置南行唐县,以战国南行唐邑为名,治今故郡,属常山郡。清乾隆《行唐县新志》:“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经历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北魏改今名,太和十四年(490年)置唐郡治此;二十一年废唐郡,复属常山郡。熙平二年(517年)徙治今址。隋属恒山郡。武周长寿二年(693年)改名章武县,唐神龙元年(705年)复名行唐县,属恒州。五代曾先后改名彰武、永昌县,属镇州。宋属真定府。元属保定路。明初属定州,正统十三年(1448年)改属真定府。清雍正后改属正定府。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改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58年并入新乐县,1962年复置。1993年划归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郜河、曲河、大沙河等流经县境。有口头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红枣。为全国奶山羊基地县和省商品猪基地县。矿产银、铁、蛭石、大理石等。有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京鹿、新口公路经此。有古迹升仙桥及烈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鄌郚街

    春秋时名郚,后演变为鄌郚。即今山东昌乐县南鄌郚镇。明嘉靖 《昌乐县志》: 唐郚店集 “在县南五十里”。

  • 受降城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建,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一说在乌拉特后旗北。为匈奴降者所居。《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遣人来告降汉,乃命因杆将军公孙敖筑受降城,次年,遣浞野

  • 走马水

    即今陕西省北部无定河支流淮宁河。源出子长县西北高柏山下,东流径子洲县,至绥德县入无定河。《后汉书·段熲传》:建宁元年(168),“夏,熲复追羌出桥门,至走马水上。寻闻虏在奢延泽,乃将轻兵击破之”。古水

  • 嘉利泽

    在今云南嵩明县东南。明 《寰宇通志》 卷111: 嘉利泽 “在嵩盟州东南十五里,方围百余里。水溉民田,鱼供民食,故名”。少数民族语称罗婆泽。因在杨林东北,故又称杨林泽或杨林海子。县境有西湖,此又曾称东

  • 仙泉井盐课司

    明置,在今四川仁寿县南。《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盐井,“《志》云:府境有盐井大小不一,惟仁寿及简州所出至多,民资其利。有仙泉井盐课司,在治南半里”。

  • 大牢镇

    隋开皇十年(590)置,属资州。在今四川荣县西。《隋书·卫玄传》:玄任资州刺史,“时僚攻围大牢镇,玄单骑造其营”。即此。十三年(593)升为大牢县。

  • 九洲河

    在今江西定南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定南县:九洲河在“县(治今老城镇)东北百里。会高砂、横江、下历、杨梅诸水,流入广东龙川县境。中有廉子、曲滩、鹅叫三滩。滨河有猪婆岩。皆峻险”。

  • 参卜郎千户所

    明置,属朶甘都司。治所在今四川理塘县北。后废。

  • 多功河

    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明史·地理志》天全六番招讨司:“南有和水、一名始阳河,亦名多功河,流入雅州青衣江。”

  • 殷城

    ①亦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史记·殷本纪》: “河亶甲居相。” 《正义》》 引 《括地志》: “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水经·沁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