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门
指今四川、陕西交界之地。唐骆宾王 《送吴七游蜀》 诗: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唐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诗: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指今四川、陕西交界之地。唐骆宾王 《送吴七游蜀》 诗: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唐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诗: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平乐县(今广西平乐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县及恭城瑶族自治县地。贞观八年(634)改为昭州。②北宋宣和元年(1119)改湟州置,治所在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
在今天津市和平区西部。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建普陀寺。五十八年 (1719) 易名海光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海光寺毁于炮火。
元代西藏地名。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境。《汉藏史集》(藏文版)载:元朝设宣政院,在乌思(即前藏)置驿站七个,工为乌思七大驿站之一。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海晏县三县交界处。后迁今乌兰县东南。《清史稿·地理志》:“牧地在青海东北岸。东至阿拉赖达巴木鲁,南至柴吉,西至青海,北至乌尔肯
即胡裕尔和奇卡伦。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七卡屯村。清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乌雨勒赫齐”;《黑龙江外纪》卷2作“乌雨尔霍齐”。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东三十里虞乡镇西。北周废。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山西省永济市东虞乡镇西。属河东郡。北周明帝时省。
唐武德四年 (621) 分北流县置,属容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境。后废。(1)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南境。先后属铜州、容州,乾封三年(668年)改属禺州。唐末废。(2)
又作帖坚古、铁坚古。在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与杭爱之间扎布河流域。《元史·武宗纪》: 大德五年 (1301) 八月,“与海都战于迭怯里古之地,海都军溃”。古山名。又作铁坚古山。在今蒙古国扎布河附近。《元史·
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宜宾县置,属僰道县。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宣和元年 (1119) 改置宣化县。
清置,属莆田县。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笏石半岛中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忠门,人口900。唐林蕴,旌表“忠烈”,其后代居此,故名。1949年设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