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渡桥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跨柳营江,长二百丈,酾水十五道。亦名江东桥。宋建”。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跨柳营江,长二百丈,酾水十五道。亦名江东桥。宋建”。
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南厄育勒驿。元《析津志》天下站名:“海里、捏来一百(里)阿余站。”明废。
吐蕃筑,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大历三年 (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使右军都将临洮李晟将兵五千击吐蕃,……至临洮,屠吐蕃定秦堡”。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唐大历三年(768年)李抱
在今福建连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98连城县: 金鸡场 “在县南金鸡山下。相近又有吕溪场”。
一名建昌道。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雅安府(今四川雅安市)。辖雅安、嘉定、宁远三府,眉、邛两直隶州,相当今四川大邑、眉山、乐山、自贡、甘洛、金阳以西地区,西藏江达、贡觉二县及芒康县部分地。(1)
在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境。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东兴安岭山脉“其西走一支,当塞尔根南,有息灭之火山,曰乌云和尔冬吉。康熙六十年山忽喷火, 日夜震动,声闻数百里,亘一年始息。其喷出之石片、硫磺,近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 载: 悉补野部落始祖聂墀赞普为 “蕃地区六牦牛部首领”。《后汉书·西羌传》 载: “发羌、唐牦等绝远,未尝往来。” 唐牦当为六牦牛部之一,故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南车板镇西,与广西合浦县交界之英罗港。《清史稿· 地理志》 石城县: “洗米河,出广西博白,迤南流为英罗港,入海。”
①在今河南宜阳县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三年 (571),“齐斛律光与周师战于宜阳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②南齐置,在今河南固始县东。《梁书·夏侯详传》: 南齐明帝时,“建安戍为
①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清一统志·凤凰厅》: 威远营 “在厅西南。为黔楚接壤要隘。有千总驻防”。②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北。《清一统志·铜仁府》: 威远营 “在府城西北。明万历十二年因三省苗 ‘贼’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玉山下。唐博陵崔兴宗宅,亦曰东山草堂。杜甫有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