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虎头山

虎头山

①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37铁岭卫: 虎头山 “在卫东南百十里”。

②在今福建德化县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德化县: 虎头山在 “县西百五十里。有古寨,周围七里余,其中泉石如画,外极高峻,避兵者依之,万夫莫敌”。

③在今台湾高雄市西北打鼓山。一说今台南市西安平附近。《东西洋考》: 东洋针路澎湖屿,“用丙已针,五更,取虎头山”。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作斧头山。《顺风相送》 作虎仔山。

④在今湖北襄樊市市区西南虎头山路一带。《舆地纪胜》 卷82襄阳府: 虎头山 “在襄阳县东南五里半。山形蹲踞,因名”。《元史·阿术传》: 至元四年(1267),“阿术过襄阳,驻马虎头山,指汉东白河口”。即此。

⑤在今湖北鄂州市东。《舆地纪胜》 卷81寿昌军: 虎头山 “在武昌县东三里。《土俗编》 云: 上枕虎头,下瞰南湖,一佳胜也”。

⑥即秀山。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海中之大虎山岛。《明一统志》 卷79广州府: 虎头山 “在东莞县西南五十五里大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俗号虎头门。外夷入贡及使外夷者皆道此”。

⑦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来县: 虎头山在 “县东北一里。两石夹峙,其中空洞,外望若虎之昂首”。

⑧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118雷州: 虎头山 “在海康县东七十里。枕海”。《清一统志 ·雷州府》: 虎头山,“ 《旧志》: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⑨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十五里,与马鬃山隔江相望。《元史·世祖纪》: 至元十年 (1273): “合刺请于渠江之北云门山及嘉陵江西岸虎头山立二戍,其以图来上,仍乞益兵二万。诏给京兆新签军五千益之。”即此。

⑩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八十三里。《方舆纪要》卷70富顺县: 虎头城在虎头山,“其山高六十余丈,蹲踞江边,状若虎头”,因名。《宋史·地理志》 富顺监: “咸淳元年,徙治虎头山。” 即此。

(11)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为玉垒山向西伸延入岷江内一山头。《元史·河渠志》: “北江少东为虎头山。”


(1)古山名。(1)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元史·阿术传》:元至元四年(1267年),元将阿术初过襄阳,驻马虎头山,望汉东白河口,即此。(2)又作斧头山(《岛夷志略》)、虎仔山(《顺风相送》)、打狗屿(《东番记》)。俗称打鼓山、打狗山。即今台湾省高雄市西万寿山。《东西洋考》东洋针路澎湖屿:“用丙巳针,五更,取虎头山。”一说在今台南市西安平区附近。(2)古岛屿名。即“秀山(2)”。


猜你喜欢

  • 沙工拉山

    即今西藏边坝县南夏贡拉。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沙工拉山“一名丹达山。过丹达塘十五里,上山颇侧难行,俯临雪窖,西望峭壁摩空,中一小沟,蜿蜒而上,凛冽冰城,刺肌夺目,少有微风,断不可过。有丹达神庙”。

  • 埔尾堡

    即今福建云霄县南莆美镇。《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 埔尾堡 “在县南,去云霄九里。初为土堡,后稍缘以山石。正德二年,山寇环攻,不能陷。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力攻旬余,竟败去。因更增拓,砌以砖石”。明置,在

  • 小里潭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里潭乡。清置巡司于此。

  • 远济堰

    亦名通济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益州采访使章仇兼琼开,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宝子山下,引岷江水溉江西农田。《新唐书·地理志》 新津县:“西南二里有远济堰,分四筒穿渠,溉眉州通义、彭山之田。”即此。即“

  • 西郡

    东汉兴平二年(195)析张掖郡置,属雍州。治所在日勒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三国魏属凉州。西魏废。东汉献帝时分张掖郡置,治日勒县(北魏改名永宁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属凉州。辖境约当今甘肃

  • 太阳陵

    为晋惠帝司马衷的陵墓。在今河南偃师市南蔡庄峻阳陵西至汉魏故城之间的邙山南麓。《晋书·惠帝纪》 载:光熙元年(306),“十一月庚午,帝崩于显阳殿,时年四十八,葬太阳陵”。

  • 那晓汛

    即今广西邕宁县南南晓镇。清设外委驻防。

  • 崆郭罗鄂伦卡伦

    一作烘和罗鄂笼。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塔尔迪库尔干东南内罗连。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博罗呼济尔卡伦“又西南行,经都兰哈喇山阴,一百二十里至山之西麓,为崆郭罗鄂伦卡伦 (卡伦南距伊

  • 五峰县

    1914年改长乐县置,属湖北荆南道。治所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五峰山为名。1921年属湖北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84年改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旧县名。1914年改长乐县置,治今湖北省五

  • 绛岩山

    又名赭山、丹山。即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赤山。《新唐书·地理志》 句容县: “绛岩,故赤山,天宝中改名。” 《寰宇记》 卷90升州句容县:“绛岩山,《图经》 云: 在绛岩湖侧,山上有龙坑祠,即湖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