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玉皇阁
又称靖边楼。在今河北蔚县城北城垣上。建于明洪武十年 (1377)。清代重修。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一层楼内的北墙及东、西山墙均有彩绘壁画,内容为道教的 “天宫图”。阁前竖有八通明清重修碑和游记碑。前面东西两侧为钟鼓楼,中为南门。垣下为前院,有天王殿和东西厢房。整个建筑精美壮观。
又称靖边楼。在今河北蔚县城北城垣上。建于明洪武十年 (1377)。清代重修。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一层楼内的北墙及东、西山墙均有彩绘壁画,内容为道教的 “天宫图”。阁前竖有八通明清重修碑和游记碑。前面东西两侧为钟鼓楼,中为南门。垣下为前院,有天王殿和东西厢房。整个建筑精美壮观。
北宋置,属繁昌县。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南三十里黄浒镇。后改作黄浒镇。古镇名。北宋置,即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南黄浒镇。
亦作黎轩、犁靬,又名大秦。即罗马帝国。都城在罗马 (今意大利罗马市)。《后汉书·西域传》: 大秦国 “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
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水经·淮水注》:“涣水又东南径白石戍南。”即此。
五代燕刘守光置,治所即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晋周德威拔燕芦台军”。明置芦台巡司于此。
即蒲阪津。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与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之间黄河上。《北齐书·神武帝纪》: 东魏天平元年 (534),高欢 “于蒲津西岸筑城,守华州”。即此。又称蒲坂津。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蒲州镇黄河岸边。为古
即兴平水。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水经·漓水注》: “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源出县东龙山,西南流径其县南……又西注于漓水。”
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北。《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湖光岩 “在县东南七十里。本名净湖岩。湖畔峰岭壁立,瞰湖为岩,其在湖西绝壁中者曰白云岩,宛如城门。其前湖水澄澈,人迹罕至。宋建炎中,丞相李
一名矿谷。在今山西垣曲县北。《清一统志·绛州》:折腰山“在垣曲县西北七十里。中低而两头皆昂。相传旧有铜矿,凿久脊摧”。《水经·河水注》 倚亳川水“出北山矿谷”,即此。
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道营子。西汉为白狼县治。《水经·大辽水注》:“白狼水北径白狼县故城东。”在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因白狼山得名。西汉置县,属右北平郡。东汉废县。十六国后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最高处。其巅有石柱并列,相传有齐女墓在此。《吴越春秋》 卷4:吴王太子娶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并曰: “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 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