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夏、商、周时国。又作辛、侁或姺。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左传·昭公元年》: “商有姺、邳。” 《孟子·万章上》: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史记·夏本纪》 《索隐》 引 《系本》: “鲧取有辛氏女。”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前632),城濮之战,“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即此。

②商、西周时国,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诗经·大雅·大明》: “缵女维莘。” 即此。

③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莘县北十里。《左传》:桓公十六年 (前696),“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杜注: “阳平县西北有莘亭。” 《水经·河水注》: 漯水 “又北径阳平县 (今莘县) 故城东……漯水又北绝莘道,城之西北有莘亭。春秋桓公十六年,卫宣公使伋使诸齐,令盗待于莘,伋、寿继殒于此亭。京相璠曰: 今平原阳平县北十里有故莘亭,厄限蹊要,自卫适齐之道也”。

④春秋虢邑。北宋名莘原。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西十五里。《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 (前661),“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杜注: “莘,虢地。”《寰宇记》 卷6陕州硖石县: “莘原,在县西十五里。”

⑤春秋蔡地。在今安徽界首市北。《春秋》: 庄公十年 (前684),“荆败蔡师于莘”。即此。


(1)古国名。(1)又作姺、��,亦名有辛、有莘、有侁。商方国。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北。《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商有姺、邳,即此。(2)又作有莘氏。商、西周诸侯国。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周文王娶于莘,即此。(2)古邑名。(1)春秋蔡邑。在今安徽省界首市北。《左传》庄公十年(前684年):“荆败蔡师于莘。”即此。(2)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莘县东北。鲁桓公十六年(前696年),卫宣公使急子至齐,又使盗待于莘,将杀急子,即此。(3)春秋虢邑。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即此。


猜你喜欢

  • 杜沟

    在今河南上蔡县东。《方舆纪要》卷50上蔡县:杜沟“旧有沟凡五,东流入于澺水。后汉初,县令杜诗所浚,因名。蔡地西亢而东卑,五沟浚,民始无泛溢之患,故址犹存”。

  • 五爪渠

    在今河北磁县西。《清一统志·广平府一》:五爪渠“在磁州西十里。明洪武间,知州包宗达引滏水作渠,分为五派,溉田千余顷,后渐淤塞”。

  • 色必塘

    一作色必口。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二百六十里色皮口。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巴里坤:色必塘“东至噶顺塘八十里”。

  • 都关县

    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勃击秦军,“追至濮阳,下甄城。攻都关、定陶”。即此。西汉属山阳郡。东汉省。古县名。秦置,治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属山阳郡。东汉省。

  • 雹墟

    即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宝圩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安平土州图: 西南有雹墟。

  • 浉河

    又称浉水、师水。淮河上游支流。在河南省南部。《太平御览》:“师溪水……昔有隐士胡超居此,众人师之,故名师溪。”则浉本作师,后衍为浉。源出豫、鄂两省边境桐柏山支脉,向东北流经河南省信阳、罗山2市县,在罗

  • 思寮县

    唐置,属羁縻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洛岩西。属桂州所领羁縻蕃州。宋属宜州所领羁縻蕃州,元废。

  • 三道桥

    即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三道桥镇。1942年置米仓县于此。

  • 南昌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白州置,治所在博白县 (今广西博白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白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白州置,治博白县(今广西博白县)。辖境同白

  • 九支县

    北宋大观三年(1109)置,为纯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宣和三年(1121)改为九支城。古县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西南九支镇。为纯州治。宣和三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