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荆山

荆山

①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满城县: 荆山 “山势险阻,其西南有杨家陀寨,昔人据守处”。《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山多产荆树,故名。”

②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五里,西接芜湖市东郊。《舆地纪胜》 卷18太平州: 荆山 “在芜湖县东十六里。东南麓有大石,高七尺,下有一穴,上有龟纹,传云古有龟穴此而出。又一石相对,传云有古仙鹤,足迹犹存”。《方舆纪要》 卷27芜湖县:“有大小二荆山,小荆山在大荆山之东,有岩石之胜。”

③即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北岸荆山。《水经·淮水注》: “淮出于荆山之左,当涂之右。” 《魏书·地形志》: 楚州沛郡己吾县 “有当涂山、荆山”。

④又名荆台山。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四十里。山巅有凤凰石。《水经·潍水注》: “潍水又北径平昌县故城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 《魏书·地形志》: 姑幕县有荆台山。

⑤在今山东蓬莱市西半里。《方舆纪要》 卷36蓬莱县 “丹崖山” 条下: “又有荆山,在田横、丹岩二山之间,产荆,山色长紫。一名紫荆山。”

⑥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寰宇记》 卷7阳翟县:荆山,“ 《洛阳记》 云,‘荆山出玉’。齐武帝于此采玉。其下即汉颍川郡地”。

⑦一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史记·封禅书》: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元和志》 卷6湖城县: “荆山,在县南。即黄帝铸鼎之处。”

⑧在今湖北南漳县西。漳水所出。古为豫州及荆州界山。《尚书· 禹贡》: “荆及衡阳惟荆州。” 又,“荆、河惟豫州”。《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晋司马侯曰: “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 《元和志》卷21南漳县: “荆山,在县西北八十里。三面险绝,惟东南一隅,才通人径。” 《寰宇记》 卷145南漳县:荆山,“ 《韩子》: 卞和得玉于荆山……顶上有池,周回十步,乔松、翠柏列绕其旁,并有石室,相传为卞和宅”。

⑨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玉洞 “在永兴县荆山”。《清一统志 · 武昌府二》: 荆山 “在兴国州北五十里”。

⑩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朝邑镇南。《尚书· 禹贡》: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 又 “荆岐既旅”。孔传: “此荆在岐东,非荆州之荆。” 《汉书·地理志》左冯翊褱德: “ 《禹贡》 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彊梁原。” 《续汉书 ·郡国志》 注引 《帝王世纪》 云: “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南,今其下荆渠也。” 《元和志》 卷1富平县载: “荆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岐山东。” 疑误。

(11)即台山。在今甘肃灵台县北。《清一统志 ·泾州一》: 台山,“ 《平凉府志》: 台山东西延亘百里,荆花尤茂。一名荆山”。


(1)古山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或说在今富平县西南。《汉书·地理志》:“北条荆山。”相传大禹铸鼎于荆山。(2)今山名。(1)在安徽省怀远县东南部,淮河西岸。与涂山隔河对峙,俗称西山。为花岗岩残丘,海拔258米。产花岗石,荆山石榴著名。古迹有白乳泉、抱璞岩(卞和洞)、荆山古城遗址、启王庙遗址等。《水经注·淮水》:“淮出于荆山之左,当涂之右,奔流二山之间,而扬涛北注也。”(2)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南郊。山形状若馒头,海拔98米。初因满山荆棘而得名。秦改蕴璞山,传战国“和氏璧”即出于此。唐复今名。(3)又称覆釜山。在河南省灵宝市南。海拔 1556 米。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4)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源地。东南谷地宽广,西北巍峨陡峻。主峰聚龙山(1852 米)在保康县中部。富丛林。(5)在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古代山上满布荆条(一种灌木),故名。西周时楚立国于此一带。西北—东南走向,为断块山。主峰聚龙山(海拔 1851 米),在保康县中部。漳水发源于此。东南谷地宽广,西北巍峨陡峻。林木以松、杉、栎、桦为主,产茶叶和磷矿。有抱玉岩、白云洞、响水洞等名胜。


猜你喜欢

  • 坶野

    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市 (旧汲县) 东北。《水经·清水注》: 仓水 “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姆野矣”。又引 《竹书纪年》 曰: “周武王率西夷诸

  • 陈家沟镇

    即今湖北安陆市南二十二里陈沟乡。清光绪《德安府志》卷8《兵事》:同治三年(1864)四月,“总兵杨长龄扎郡陈家沟”。

  • 封阳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信都镇。《元和志》 卷37封阳县: “在封水之阳,故名。”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南齐复属临贺郡。隋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贺州,贞观元年 (

  • 瓦屋沟

    在今四川巫溪县东。清道光《夔州府志》卷22:嘉庆四年(1799),“副都统德楞泰生擒线号首逆龚文玉于大宁县之瓦屋沟”。

  • 卧虎屯

    即今吉林双辽县北卧虎镇。民国 《东北年鉴》: 四洮铁路大土山站北为卧虎屯站。

  • 湖雾岭

    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92太平县: 湖雾岭 “在县西北三十三里,屹立湖测,西连雁荡、北接唐岭,常有海气升腾如雾,因名。路出乐清县”。

  • 古道径营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古道径营“在县(治今明城镇)北,接高要县界”。

  • 高附都督府

    唐龙朔元年 (661) 于骨咄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沃沙城 (今塔吉克斯坦库尔干秋别北)。8世纪中叶废。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年)于吐火罗境内骨咄施沃沙城置,在今塔吉克斯坦西南部瓦赫什河

  • 麦川堡

    北宋置,在今陕西定边县西。《宋史·地理志》 庆阳府:麦川堡“本名麦径岭,政和六年赐名”。北宋置,在今甘肃省庆阳市。

  • 甘泉

    ①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南二里。《清一统志·龙安府》:甘泉“有泉甘冽,岩石上刻‘甘泉古迹’四字”。县旧名石泉以此。②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南,东入洛河。县以此名。《寰宇记》卷36甘泉县:“甘泉在县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