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沟镇
即今河南襄城县东二十里茨沟乡。明嘉靖《许州志》 卷1 《村镇》: 襄城县 “茨沟镇,在县东二十里”。
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老庄子,人口370。1953年设茨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景家乡合并设茨沟镇。主产稻、玉米、小麦,盛产木耳、肚棓、白蜡、蚕茧。为陕南白山羊养殖基地和“冬桃”主产地。有公路接316国道。
即今河南襄城县东二十里茨沟乡。明嘉靖《许州志》 卷1 《村镇》: 襄城县 “茨沟镇,在县东二十里”。
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老庄子,人口370。1953年设茨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景家乡合并设茨沟镇。主产稻、玉米、小麦,盛产木耳、肚棓、白蜡、蚕茧。为陕南白山羊养殖基地和“冬桃”主产地。有公路接316国道。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境。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 (北河) 自临河县东径阳山南……东流径石迹阜西。……南屈径河目县故城西,在北假中。”古
三国魏明帝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西晋时被废黜之皇帝、皇后、皇太子曾安置于此。十六国时洛阳城荒残,金墉城遂成为戍守攻战要地。《宋书· 武帝纪》: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众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方舆纪要》卷48孟津县:“相传武王观兵于此。一名选将台。”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施南土司置,属施南府。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在湖北省西南部,东南邻湖南省。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2740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海州附近。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道海州附近。西晋后废。
①西周时周人称周故土以东之地为东土。《尚书·康诰》:“乃寡兄勗,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国语·郑语》:“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注:“东土,陕以东也。”②佛教徒称中国为东土,盖对印度而言,
原名黄火镇。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南三十里黄浒镇。有黄浒河,北至荻港入江,隔河对岸为铜陵县界。《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 黄浒镇 “浒一作火。有黄火河,汇于荻港”。在安徽省繁昌县西南部、黄浒河北岸。面积3
即今陕西蓝田县西北泄湖镇。清 《蓝田县志》 卷1有泄湖镇。
唐宝应元年 (762) 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茭山在 “县西六里。东西石壁削成,上有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