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范县

范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范城。一说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张庄乡旧城村。东汉末属东平国。北魏属兖州东平郡。北齐废。

②北魏置,为济州东平郡治。治所在秦城 (今河南范县东南四十里张庄乡旧城村)。以春秋晋范武子姓氏为名。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济州。大业初属济北郡。唐武德二年 (619)为范州治,五年州废,县属济州。贞观八年 (634)改属濮州。天宝初属濮阳郡,乾元初属濮州。北宋仍属濮州。元初属东平府路,至元二年 (1265) 复属濮州。明洪武三年 (1370) 废。寻复置,属东昌府濮州。二十五年 (1392) 圯于河,迁今山东莘县南古城村。清属曹州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改属曹濮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8年迁治今河南范县 (樱桃园村北)。1964年划归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北部、黄河西北岸,与山东省毗邻。属濮阳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48.8万。辖2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为晋范武子士会邑。《孟子·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即此。西汉置范县,治今范县东南与山东省交界处,属东郡。以范武子姓氏为名。三国魏、晋属东平国。北魏属东平郡。北齐县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范县,属济州。大业中属济北郡,移治今范县东南旧范县。唐、宋属濮州。蒙古初属东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属濮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县城毁于河水,范县迁治今山东省莘县南古城。清因之。1914年属东昌道,1926年属曹濮道。1939年属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县人民政府由古城迁至樱桃园村北,即今县城。1964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地处黄卫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黄河流经东南部边缘,金堤河流经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花生、芝麻、棉花等。矿产有石油、天然气。有机械、农机、电机、油脂、化工、水泥、电力、针织、印刷、皮革等厂。新范、鹤台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苏佑墓、李先芳墓、闵子骞墓、丹朱墓、榆园军农民起义故址等。


猜你喜欢

  • 南丰 (豐) 县

    ①三国魏正始元年 (240) 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北二十里丰城乡。西晋废。《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正始元年(240),“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菑、昌国县界为新汶

  • 宣宁县

    金大定八年 (1168) 改宣德县置,属大同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元属大同路。明初废。古县名。金大定八年(1168年)改宣德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明洪武

  • 雄远军

    五代南唐保大末年改新和州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南平军。五代南唐保大末改新和州置,治当涂(今安徽当涂县)。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名南平军。

  • 马鬐山

    又名巨公山、磨旗山。即今山东莒县东南六十里,与莒南县交界处之马丌山。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5:“以形似名。”浔水出此。又称巨公山、磨箕山。在山东省莒南县、莒县交界处。西、北均濒浔河,峰峦连绵,形如马鬐

  • 乾河口

    在今河北涞水县北四十里。《明史·地理志》: 涞水县北有乾河口巡司。

  • 罗家集

    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北。清光绪 《京山县志》 卷2有罗家集。在今湖北省京山县西北。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捻军败曾国荃湘军于此。

  • 龙坪山

    在今湖北黄梅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龙坪山“亦名凤平山。形势峭险,可以保御。宋戚方尝置寨于此”。

  • 扶苏墓

    在今陕西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巅。墓旁有“秦长子扶苏墓”石碑一通。《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长子扶苏曾加劝阻,“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崩,扶苏被赵高、

  • 程村

    即今山东汶上县南二十五里程村寺。清康熙《续修汶上县志》 卷1有程村站寺。

  • 宾头狼山

    在今越南东南部藩朗南之嘎那角。一说指加里曼丹岛西岸之坤甸。《宋史·外国列传·注辇国》: “ (三佛齐国) 又行十八昼夜,度蛮山水口,历天竺山,至宾头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