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岭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永春县: 苦竹岭 “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②在今福建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宁化县: 苦竹岭在 “县北九十里。岭甚高,多产苦竹”,故名。
古山名。即今福建省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读史方舆纪要》:苦竹岭“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永春县: 苦竹岭 “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②在今福建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宁化县: 苦竹岭在 “县北九十里。岭甚高,多产苦竹”,故名。
古山名。即今福建省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读史方舆纪要》:苦竹岭“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
从今湖南宜章县东白石渡,东北通杨梅山煤矿。长13.8公里。为粤汉铁路支线。1942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峨边、马边之小凉山一带。《清一统志 · 叙州府二》: 凉山等处土百户“皆在屏山县西界凉山之地,曰挖黑、曰腻乃窠、曰旁阿孤、曰明州乐、曰油石洞、曰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 南朝梁、陈间移耒阳县治此。
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绥安县 (今安徽广德县)。以西南有桃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县地。武德七年 (624) 废。
亦名东明峰。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终南山豹林谷内。唐杜甫《元都坛歌》:“故人昔隐东蒙峰。”宋种放亦隐此。古山名。又名东明峰。在今陕西省宁陕县北豹林谷中。唐杜甫有“故人昔隐东蒙峰”诗句。
①在今江西上饶、横峰二县北。《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重山 “在兴安县北八十里。其脉由上饶县灵山来, 重峦叠, 岧峣峻绝。宋谢枋得筑室读书其下,因自号叠山”。②在今河南
又作哈木。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帕中。“帕克仲”,藏语意为隐暗村。
一作姑蔑。春秋越地,在今浙江龙游县北。《越绝书》 卷8: “姑末,今大末。” 《左传》: 哀公十三年 (前482),“弥庸见姑蔑之旗”。《吴越春秋》:勾践之地 “南至姑末”。
①即楚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唐书·地理志》 巴县: “梁置僰州。” 僰为楚之讹。②唐武德三年 (620) 改南州置,治所在隆阳县(今重庆市綦江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县及重庆市南桐矿区。四年
在今贵州平坝县东。《清一统志 ·安顺府》: 穿空石 “在安平县 (今平坝县) 东三里。《通志》: 山若画屏,中有一孔,直穿山背,晶光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