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舞阳县

舞阳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元和志》 卷8: “在舞水之阳,因名。” 三国魏属襄城郡。南朝宋废。唐开元四年 (716) 复置,属仙州。治所在今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二十六年 (738) 属许州。元和十三年 (818) 移治吴城 (在今舞阳县东)。北宋属颍昌府。金泰和八年 (1208)移治今舞阳县,属裕州。蒙古至元三年 (1266) 废。后复置。清属南阳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三国吴改无阳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南。东晋义熙中移治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 南齐改名��阳县。


(1)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北。属武陵郡。东晋时移治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南朝齐改㵲阳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中部。属漯河市。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60.7万。辖7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舞泉镇。因县城在舞水(今三里河)之北,故名。战国为魏舞阳邑。秦置舞阳县,治今县西北。《太平寰宇记》:舞阳县“在舞水之阳,因以名县”。西汉置定陵县,治今舞阳县北北舞渡。南朝宋废舞阳县。北魏皇兴元年(467年)改定陵县为北舞阳县。孝昌中析置西舞阳县,治今舞阳县西。永安中置定陵郡,治北舞阳县。东魏废西舞阳县。隋开皇初废定陵郡,县属颍川郡。唐贞观初废北舞阳县;开元四年(716年)在秦舞阳县城(今舞阳县西北)复置舞阳县,属许州。元和十三年(818年)移治吴城镇(今舞阳县东吴城)。宋因之。金初移治舞泉镇(今舞阳县城),初属许州;泰和八年(1208年)属裕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县,设北舞镇巡检司。元大德七年(1303年)废,复置舞阳县,属裕州。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属漯河市。地处黄淮洪积平原,沙河、泥河、澧河流经境内。县东部沙河、澧河之间为泥河洼畜洪区。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大豆、芝麻、烟叶。工业有机械、化工、酿酒、建材、造纸等。许泌、漯叶公路经过县城。古迹有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湖南郭遗址、彼岸寺大殿、山陕会馆彩牌楼等。


猜你喜欢

  • 龙潭县

    南朝宋文帝时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改为铜陵县。古县名。南朝宋文帝置,治今广东省阳春市东北。属新宁郡。齐因之。隋改为铜陵县。

  • 雅卜藏驿

    一作雅布泉。清光绪年间改库森塔斯浑台置,即今新疆疏勒县南牙甫泉镇。旧为疏勒三市镇之一。

  • 浚稽州

    唐置,隶安北大都护府。在浚稽山,故名。当今蒙古国西南图音河、塔楚河南,古尔班博克多山一带。后废。唐羁縻州。初置年代及部落均不详。约在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东南部。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废,复建

  • 严千户屯站

    清置,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东严千户。《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奉天北至蒙古站道,七十里至严千户屯站。”即此。

  • 洼 (窪) 里

    即今四川盐源县北洼里乡。产沙金。民国杨仲华 《西康纪要》 第二章: 鸦砻江 “复南下至盐源县属之窪里名打冲河,折而东流至冕宁界”。

  • 地里城

    亦作地理城。即今安徽阜南县南三十里地城镇。明正德《颍州志》卷1:地理城“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汝水阳。相传元至顺壬申,同知归旸请添置县,名颍水。今寺基故城隍庙也。至正辛卯,刘福通作乱,流劫乡村,破烧县治,遂

  • 清风亭

    在今安徽当涂县城北。唐李白有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诗。

  • 双塔

    ①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上都河北岸。明杨荣《北征记》: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北征,五月“丁丑次环州。戊寅,次双塔。己卯, 次开平”。②在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双塔“在卫东

  • 鸡林国

    即新罗。在今朝鲜境。东汉时,新罗之始林有鸡怪,更名鸡林,因以鸡林为国号。《旧唐书·新罗国传》:龙朔三年(663),“诏以其国为鸡林州都督府,授法敏为鸡林州都督”。

  • 罗甸国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坤甸一带。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华侨罗芳伯称王于此。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