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川州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北宋置,属扶沟县。在今河南扶沟县境。
亦作来锋州、来峰州。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①又名门。 汉晋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五年 (311),刘聪令王弥等 “遂寇洛阳,攻陷平昌门,焚东阳、宣阳诸门及诸府寺”。
东汉兴平元年 (194) 置,治所在漆县 (今陕西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永寿和甘肃泾川、灵台等县地。其后屡有变动。北魏属泾州。西魏属豳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义宁二年 (618) 复
在今浙江嵊县西。《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嵊县:大昆山岭“在县西八十里。高数百丈。山峡险逼,下临深坑,砟木为栈,宛如蜀道”。
①北魏孝昌中,为襄州期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东魏改为临舞县。②北魏天安元年(466)置,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正光中废。东魏兴和二年(540)复置,属广州定陵郡。后废。古县名。北魏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7:仑山“在句容县东北五十里。周回一十五里。高一十七丈。东连驹骊山, 四十二福地也。唐肃宗时,谒者伍达灵在此山得道,丹成之后记于石壁,在绝顶尚存,仿佛可辨。山下
一名稠桑河。即今河南灵宝市西沙河。《水经· 河水注》: 柏谷水 “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又北流入于河”。《寰宇记》 卷6: “柏谷水,亦名壑涧。”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义宁县置,属沁州。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北二十六里和川镇。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和川县。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祐元年 (1086)复
即今广西武鸣县西北武鸣河上源。《明史·地理志》 思恩府: “北有红水江,又有驮蒙江,一名清水江,流合焉。” 《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洪水江在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驮蒙江。源出府西北都阳诸山,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