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白镇
即今陕西大荔县西南二十里羌白镇。清乾隆四年(1739)设县丞驻此。民国时设县佐。
在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羌白,人口 5290。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讨羌,置羌族白纳目希汗于此,故名羌白。清雍正年间设羌白镇。1949年设羌白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西瓜、花生。县西南部农贸集市。渭韩公路经此。古迹有唐祁国公王仁皎墓。
即今陕西大荔县西南二十里羌白镇。清乾隆四年(1739)设县丞驻此。民国时设县佐。
在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羌白,人口 5290。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讨羌,置羌族白纳目希汗于此,故名羌白。清雍正年间设羌白镇。1949年设羌白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西瓜、花生。县西南部农贸集市。渭韩公路经此。古迹有唐祁国公王仁皎墓。
在今浙江嵊县北三十里剡溪东岸。《水经·渐江水注》: “江水北径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林森蔚,沙渚平静。”曾名神前、陈钱、尽山。在浙江省东北部海中,为舟山群岛北部岛屿,西邻枸杞岛。属马鞍列岛。面
隋开皇十四年 (594) 置,属济州。治所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北二十里榆山下。大业二年 (606)改为平阴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四年(594年)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属济州。大业二年(606年)徙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盩厔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周至县。至德二年 (757) 复为盩厔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盩厔县置,治今陕西省周至县。属京兆府。至德二载(757年)复为盩厔县
唐西域国名。都城在孽多城(今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开元初置绥远军于此。后臣属吐蕃。天宝六年(747)改其国号归仁,置归仁军。
在今广西永福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三里驿“在县城东”。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资阳县:万寿场“即五皇场,在县八十里”。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伍隍场“以有五隍庙得名。旧名万寿场,亦以万寺庙得名。……明代旧场”。
一名仙人亭山。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明《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仙人亭山“在同安县西北。又名三秀山。上有石榻、禅床及仙人迹”。《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同安县:三秀山“在县北十里。三峰秀出,一名仙人掌(亭
①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桃林场置,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永春县。闽永隆四年 (后晋天福七年,942) 改名永春县。②北宋乾德元年 (963) 分武陵县置,属朗州。治所即今湖南桃源县。
北宋置,属火山军。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后废。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于兀良哈地置,属大宁都司。泰宁卫又称“往流” (Onglighut),意即 “王之民”,当即辽王直属部民,其地在元泰宁路境 (今吉林洮儿河、绰尔河下游)。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