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桥
①在今四川茂县北,为岷江渡桥。《寰宇记》卷78茂州: “普通三年置绳州,取桃关之路,以绳为桥,因作州称。” 《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绳桥“旧在州北汶江上。《寰宇记》: 梁置绳州,以绳为桥也”。
②在今四川卢山县西南飞仙乡青衣江上。《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绳桥 “在严道县多功路。旧名高桥,以绳架栈,下瞰峡江,亦险要之一也”。《方舆纪要》 卷72雅州: 绳桥 “在州西北平羌江上,所谓多功路之绳桥也。旧名高桥”。
①在今四川茂县北,为岷江渡桥。《寰宇记》卷78茂州: “普通三年置绳州,取桃关之路,以绳为桥,因作州称。” 《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绳桥“旧在州北汶江上。《寰宇记》: 梁置绳州,以绳为桥也”。
②在今四川卢山县西南飞仙乡青衣江上。《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绳桥 “在严道县多功路。旧名高桥,以绳架栈,下瞰峡江,亦险要之一也”。《方舆纪要》 卷72雅州: 绳桥 “在州西北平羌江上,所谓多功路之绳桥也。旧名高桥”。
亦名弥末、弥秣贺。古昭武诸国之一。都城在钵息德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一百四十里喷赤干古城,一说在米马巴札尔)。《隋书·西域传》:米国“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庶,字闭拙。都城方二里,胜兵数百人”
即轑阳之讹。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东北径榆阳城北。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 据 《汉书·昭帝纪》 及 《百官公卿表》,“榆阳” 当是 “轑阳” 之讹。
即今江苏睢宁县东高作镇。《方舆纪要》卷22邳州睢宁县: 高作镇在 “县东十五里……居民商旅萃集之所”。(1)在江苏省睢宁县东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作,人口9800。相传高作
1928年由吴县城区析置,属江苏省。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1930年撤销,并入吴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复置苏州市,属苏南行署区。1952年复属江苏省。简称苏,别称姑苏。在江苏省东南部,北濒长江,南越太
唐贞元十三年 (797) 置,属羁縻浪川州。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后废。
在今河南沁阳市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49怀庆府河内县:十二回山“山麓旋绕,凡十二回”。
在今安徽泗洪县南。《寰宇记》卷16泗州:“李千城即后魏戍也,在徐城县西北三十里。后魏熙平元年李千于此城置戍,因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李千于此筑城置戍,故名。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明置巡司于此。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
①又称梅仙亭。在今江西南昌市西湖西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为纪念梅福而建。梅福,字子真。西汉时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官至南昌尉。后弃官归寿春。相传曾在梅岭等地隐居。南宋绍兴初封为“吏隐真人”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义马市西石河村。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升为新安郡。十九年 (495) 仍降为新安县,属河南郡。东魏天平元年 (534) 为新安郡治。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