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山
一名覆蓬山、中峨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晋干宝 《搜神记》 卷1: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返,皆得仙道。故里谚云: ‘得绥山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 《元和志》 卷31峨眉县: 绥山 “在县西南一百一十九里。在峨眉山西南,其高无极”。《舆地纪胜》 以中峨为绥山,误。
一名覆蓬山、中峨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晋干宝 《搜神记》 卷1: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返,皆得仙道。故里谚云: ‘得绥山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 《元和志》 卷31峨眉县: 绥山 “在县西南一百一十九里。在峨眉山西南,其高无极”。《舆地纪胜》 以中峨为绥山,误。
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南。《寰宇记》卷84梓潼县:长卿山“在县南五里。旧名神山。按《图经》云:唐玄宗幸蜀,遥见山上有窟,近臣奏此汉司马相如读书之窟,敕改为长卿山”。《方舆纪要》卷68梓潼县:长卿山在“县治西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之尼科巴群岛。《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 (婆露国) 又六日行,至婆国伽蓝洲。”
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所辖静海县、河北青县、沧州、南皮以东,及山东庆云县以北地。九年(1731)升为天津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置。治今天津市
元末明玉珍改南平綦江长官司置,属播州。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 綦江县以綦江 (水) 为名。明洪武中改属重庆府。《明史·神宗纪》: 万历二十七年(1599),“杨应龙陷綦江
即羌水之口。在今甘肃东南西倾山南白龙江沿岸。《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景元四年 (263),邓艾伐蜀,遣天水太守王颀攻姜维营。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欣等追蹑于强川口,大战,维败走”。《资治通鉴》:
①在今山西吉县西。《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乌仁关“在吉州西七十里,临黄河”。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八十里,下临黄河。《新唐书·地理志》:汾川县“有乌仁关”。
即今天津市东北大毕庄镇。清乾隆《天津县志》卷4:东路有大毕庄村。
即新洋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源出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西北流入象州县境,于运江镇北注入柳江。《清史稿·地理志》柳州府象州:“北:运江,上承仁义、下里二江,西流注之(柳江)。”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北运江。明
西汉始元二年(前85)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古城村。《汉书·外戚传》:昭帝“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 邑三千户”。县因此得名。元始四年(4)废。古县名。西汉昭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