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王祠
亦名竹三郎庙。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十里凤山镇。清陈鼎《黔游记》:“竹王祠在杨老驿,去清平县三十里。三月间香火极盛。相传汉时夜郎女澣于遯水,忽有巨竹三节上流浮下,中有儿啼声,剖得一男,育之。及长有材武, 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能以威德抚诸蛮,诸蛮归之。武帝平西南夷,侯迎降,封夜郎王。后乃杀之,盖猜其欲叛也。群蛮思之不置,请立后,牂牁太守吴君以闻,乃封其三子皆为侯,俱能以德抚众。既卒,群蛮立祠祀之。”
亦名竹三郎庙。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十里凤山镇。清陈鼎《黔游记》:“竹王祠在杨老驿,去清平县三十里。三月间香火极盛。相传汉时夜郎女澣于遯水,忽有巨竹三节上流浮下,中有儿啼声,剖得一男,育之。及长有材武, 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能以威德抚诸蛮,诸蛮归之。武帝平西南夷,侯迎降,封夜郎王。后乃杀之,盖猜其欲叛也。群蛮思之不置,请立后,牂牁太守吴君以闻,乃封其三子皆为侯,俱能以德抚众。既卒,群蛮立祠祀之。”
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古吹台上。《清一统志·开封府三》:三贤祠“在祥符县东南吹台上。祀唐高适、李白、杜甫。明毛伯温有记”。(1)在今江苏省吴江市西南震泽镇。祀宋王苹、陈长方、杨邦弼。(2)在今福建省长乐市
即汉文帝窦后父冢。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南。《史记·外戚世家》: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索隐》: “按: 挚虞注 《决录》 云 ‘窦太后父少遭秦乱,隐身渔钓,坠泉而死。景帝立,太后遣使者填父所坠渊,起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6望江县 “磨叉山” 条下: “又北二十里曰宝珠山,山近漳湖,滨湖诸山皆伏,山独圆秀而杰出,因名。”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西长岭子。《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长岭山“在卫东北五十余里。今有长岭山堡。万历中,朵颜寇连山驿,总兵杜松出中屯所长岭山,夜至塞外之哈流兔袭敌营,大有斩获”。古山名。在今辽宁省兴城市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四十里乌溪乡乌溪岭下。《晋书· 桓彝传》: 苏峻之乱,“彝以郡无坚城,遂退据广德。寻王师败绩,彝闻而慷溉流涕,进屯泾县”,因筑此城。《清一统志·宁国府二》: 桓公城 “在泾县东四十里乌
一名苏城。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东北。清为宁古塔副都统辖地。咸丰十年(1860)沙皇俄国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占该地。1972年苏联政府改为帕尔季占斯克,意为“
在今广西蒙山南。为浔江支流。《元和志》卷37蒙州: “因蒙水以为名。” 又说“蒙水,旧名泾水,在 (立山) 县北二里”。《方舆纪要》 卷 108藤县: 蒙江 “在县西五十五里。即永安州激江下流也,经五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养龙坑宿征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北养龙司乡。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养龙坑宿征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北养龙站。属贵州宣慰使司。清
在今河南淮阳县北十里。《寰宇记》卷10宛丘县:陈佗沟“在县北一十里。上从安仁沟出,入县郭。古老传云:陈公子佗开, 所以灌溉也”。
即武灌城。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陈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