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岩洞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3:竹岩洞“在(富顺)县东南五十里。有流杯池。宋侍郎郑莹尝居此,著前后竹岩赋”。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3:竹岩洞“在(富顺)县东南五十里。有流杯池。宋侍郎郑莹尝居此,著前后竹岩赋”。
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苏高邮市)。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市地。属南兖州。北齐属东广州。北周属吴州。隋开皇初废。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置,属雷波卫。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千万贯乡。雍正六年(1728)改为土千总。
北宋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全茗镇。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1916年废入龙茗县。北宋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全茗镇。后废。
战国赵邑,故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七年(前309),“王出九门, 为野台, 以望齐、中山之境”。又,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
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四十八里西吴寺村东南。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1957年发现,1984年正式发掘。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以墓葬群为主。出土文物百余件。分三层:上层有大量陶制三足鼎, 以及簋、豆、鬲
明筑,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南。《清一统志·肃州》: 金塔寺堡 “在州东北一百里,即明金塔寺城也”。
亦名磁器口。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沙坪坝磁器口。
即今广东曲江县南大坑口镇。粤汉铁路经此。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英德县北有大坑口汛。
即厉山。在今湖北随州市北。《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随县注引《帝王世纪》曰:“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
北宋置,属壁山县。在今四川璧山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