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塾镇
在今安徽泗县东南。《宋史·韩世忠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挞辣屯泗州,兀术屯竹塾镇”。即此。
古镇名。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南。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金兵南侵,兀朮屯竹塾镇,为韩世忠所扼,即此。
在今安徽泗县东南。《宋史·韩世忠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挞辣屯泗州,兀术屯竹塾镇”。即此。
古镇名。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南。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金兵南侵,兀朮屯竹塾镇,为韩世忠所扼,即此。
亦名赤溪、马桑溪。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蓬溪河。《寰宇记》 卷87蓬溪县: “取邑内蓬溪为名。” 《元丰九域志》 卷7: 蓬溪县有蓬溪。《方舆纪要》 卷71蓬溪县: 蓬溪在 “县城北。源出蓬莱山,东流绕赤
亦作石城县。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辽宁建昌县西。东汉废。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资治通鉴》: 东晋隆安二年 (398),慕容宝自石城还龙城,“宝至索莫汗陉,去龙城四十里,城中皆喜”。
即今广西靖西县南难滩河。《方舆纪要》卷111归顺州:归顺江“在州北,流入镇安府,合于驮命江”。
隋开皇三年 (583) 避杨忠讳改阆中县置,为隆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阆中市。大业三年(607) 为巴西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阆中县。古县名。隋改阆中县置,治今四川省阆中市。属巴西郡。唐时复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龙陵县。傣语称“勐龙”,意为陵墓区,音译“龙”,重复意译“陵”,因名龙陵。1913年废为县。
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楚王殷遣将许德勋领水军击荆南高季昌,“至沙头,季昌惧而请和”。即此。(1)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
①秦置,属陈郡。治所即今河南新蔡县。西汉属汝南郡。西晋属汝阴郡,惠帝时为新蔡郡治。北齐为广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为广宁县,为舒州治。仁寿元年 (601) 改为汝北县。大业三年(607)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梅头镇。《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 梅头寨在 “县东五里。有海口,为戍守要地。明初置巡司于此”。
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光绪三十年 (1904),驻藏帮办大臣凤全道经巴塘,“见地土膏腴,即招汉人住垦,筑垦场于茨梨陇”。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