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城
在今湖南澧县东南一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竹城,“建炎、绍兴之扰,州尝寄治于仙明湖之南岸,以竹为城,至今人犹以竹城目之”。或说在今湖南岳阳市东。《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刘备城”条下:“又有竹城,亦在府东。《志》云,宋建炎、绍兴之扰,州尝寄治仙明洲东岸,以竹为城,至今犹称竹城。”光绪《巴陵县志》卷6:“按,宋南渡初,州尝寄治仙明洲,盖因杨么之乱,湖东皆为‘贼巢’,寄治当在湖西,非府东也。仙明洲今不知其处。”
在今湖南澧县东南一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竹城,“建炎、绍兴之扰,州尝寄治于仙明湖之南岸,以竹为城,至今人犹以竹城目之”。或说在今湖南岳阳市东。《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刘备城”条下:“又有竹城,亦在府东。《志》云,宋建炎、绍兴之扰,州尝寄治仙明洲东岸,以竹为城,至今犹称竹城。”光绪《巴陵县志》卷6:“按,宋南渡初,州尝寄治仙明洲,盖因杨么之乱,湖东皆为‘贼巢’,寄治当在湖西,非府东也。仙明洲今不知其处。”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今云南丽江坝子。辖境约当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吐蕃废。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六十里火井镇。明初置火井坝巡司于此,后移于今市南二十五里。清康熙中裁,雍正六年(1728)复置。后移于今火井镇,名火井槽巡司。民国设县佐。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方舆纪要》卷23高邮州:子婴沟在“州北七十里。自宝应县界泄官河之水,东南流经州境,又东接漳河,入广洋湖。万历二十四年,浚入兴化县之大湖”。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主支派的主寺,1158年建。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东北之雅鲁藏布江北岸。
①又名砻丛山、 笼丛山。 简称丛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寰宇记》 卷104绩溪县: 砻丛山“在县北二十九里。其山四合交凑,中有大路,向宣州宁国县,路又二郡分界焉”。《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笼
①明万历十八年(1590)置,为龙安府治。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十九年(1591)改为平武县。②清雍正三年(1725)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宁武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北石船镇。清道光《江北厅志》卷2:石船场“去城一百四十里”。
①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广安县置,属开成府。治所在今宁夏彭阳县西古城乡。明洪武二年(1369)废。②明洪武四年(1371)改广安府置,属顺庆府。治所在渠江县(今四川广安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岳
亦名浦江关。明置,属松潘卫。即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里镇江关乡。《明史·李应祥传》:万历间,番 “遂围蒲江关,砲毁雉堞”。清改名镇江关。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南镇江关乡。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松潘番
即铜锣关。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同罗关在县东南百四十里,亦接罗田县界。与罗田险要相同,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