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里 (裹) 镇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瑶里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窑里。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瑶里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窑里。
俗称湘子桥。在今广东潮州市东门外,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宝庆二年(1226)建成,历时57年。东西两端筑石桥墩十八个, 上架石梁作桥面。中间一段,宽约100米,水流湍急,未能架桥,
在今四川绵阳市南。《周书·叱罗协传》:“时有五城郡氐酋赵杰雄等扇动新、潼、始三州民反叛,聚结二万余人,在州南三里,隔涪水,据槐林山,置栅拒守。” 即此。
即今河北鹿泉市北二十四里李村镇。明嘉靖《获鹿县志》卷2:李村集“在城北二十里”。
隋大业六年 (610) 置,为珠崖郡治。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舍城县: “以舍城水名。” 唐武德四年 (621) 为崖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珠崖郡治,乾元元年 (7
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宝林山 “在新淦县南八十里。有寺曰天长”。《清一统志 ·临江府》: 宝林山 “在峡江县 (治今巴邱镇) 西二十里。群岫环拥,竹树阴森”。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北鹿鸣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彭水县:牛岩铺“在县北一百里”。
明洪武元年(1368)改化州路置,次年属广东行中书省。治所在石龙县(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吴川、廉江三市地。七年(1374)降为化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
在今河北大名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唐天成二年(927),明宗“敕卢(芦)台乱兵在营家属并全门处斩。敕至邺都,阖九指挥之门,驱三千五百家凡万余人于石灰窑,悉斩之,永济渠为之变赤”。胡注:“唐开元二十八
即林奔城。在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林,宝也; 绷,积累之谓,犹云多宝城也。”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龙王镇。《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龙王集“在襄阳县西北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