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古国名。嬴姓。相传为伯益之后。非子为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 (今甘肃礼县东北)。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 (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作为附庸。公元前770年,秦庄公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雒邑 (今河南洛阳市) 有功,被封为诸侯。春秋时德公建都于雍 (今陕西凤翔县南三里豆腐村)。战国时,孝公又迁都咸阳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策· 秦策》: 苏秦曰: 秦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下之雄国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②邑名。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史记·秦本纪》: “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分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③春秋鲁邑。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旧城。《春秋》: 庄公三十一年 (前662) 秋,“筑台于秦”。杜注: “东平范县 (按: 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 西北有秦亭。” 后称秦城。北魏徙置东平郡及范县于此。

④陕西省的简称。因战国时为秦地得名。

⑤古代中西亚、欧州、非州称中国为秦。


(1)古国名。西周时封国。始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西周后期迁至西犬丘(今甘肃礼县东北)。范围相当今甘肃省渭河上游地区。后逐渐东迁。秦宁公二年(前714年)徙居平阳(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德公元年(前677年)徙至雍(今陕西凤翔县南)。范围扩大至今陕西省咸阳市以西地区。战国时期秦灵公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孝公元年(前361年)徙治栎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十二年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范围包括今陕西省秦岭以北的关中盆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王朝——秦朝。(2)城邑名。(1)又作秦亭、秦城。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周孝王封秦祖先非子,“邑之秦”(《史记·秦本纪》),即此。是秦国的最早都邑。(2)春秋鲁地。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南。《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前663年):“筑台于秦。”即此。(3)陕西省的简称,因战国为秦地得名。(4)匈奴和西域人称中国为“”,称中国人为秦人。《汉书·西域传下》:“秦人,我匄若马。”颜师古注:“谓中国人为秦人,习故言也。”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称中国为China、Thin、Sinal等,当即“”的音译。这一名称直至两晋时仍被沿用,见《佛国记》。


猜你喜欢

  • 黄烟堡

    明置,在今湖南炎陵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80酃县: 黄烟堡 “有衡州卫官兵戍守”。后裁。

  • 鹿城乡

    在今山东曹县东北。《续汉书·郡国志》济阴郡乘氏侯国: “有鹿城乡。” 《水经·济水注》:“濮水又东北径鹿城南。” 并谓 “ 《春秋》僖公二十一年 ‘盟于鹿上”’ 即此。

  • 南上洛郡

    南朝宋侨置,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南。西魏改名丰利郡。南朝宋侨置,治今陕西省白河县南。西魏改置丰利郡。

  • 北山城镇

    亦作山城镇。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龙厅:北山城镇“在厅西南一百二十里”。1928年曾是东边道镇守使署衙所在地。商业发达,素有“小奉天”之称。东南杨树河左岸半截山,

  • 浮虚山

    又名浮石山。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海中。《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 浮虚山 “相传山尝与波上下。《山海经》,南海有浮石山,疑即此”。宋邓光荐有 《浮虚山记略》。

  • 九门口关

    即一片石关。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一百一十里,南与秦皇岛市接界。《清一统志·永平府二》:一片石关,“城东有九门水口,有水分九道,南下合为一流,因名”。

  • 一条山镇

    即今甘肃景泰县治。民国申报馆《中国分省新图》:景泰县西有一条山。1978年景泰县迁治于此。在甘肃省景泰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9.7平方千米。人口4.6万。以镇南一条山得名。原为干旱荒原,19

  • 绥城县

    一作绥成县。东晋义熙中 (405—418)置,属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隋开皇中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三年 (629)又废。古县名。又作绥成县。东晋义熙中置,治今福建省建宁

  • 仁和盐场

    在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汤镇“有仁和盐场”。产海盐。清初盐课司驻此,设盐场大使。民国时改为场知事。

  • 罗家庄

    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东北罗村镇。胶济铁路支线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