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河
在今陕西省北部。今仍名秃尾河。源出神木县西北公泊海子,东南流径佳县北入黄河。《清一统志·榆林府一》:圁水,“《通志》:有秃尾河, 自安定堡北塞外流入,又东南径高家堡西,合永利河、蒺藜川,又东南合开光川,又东南入河,盖即圁水也”。
古称圁水,又称吐浑河。黄河支流。在陕西省北部。源于神木县西北部公伯海子,流经神木县、佳县,在佳县东北部入黄河。长133.9千米,流域面积 3373 平方千米。河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建有黄家沟、杜家沟等水库及电站。
在今陕西省北部。今仍名秃尾河。源出神木县西北公泊海子,东南流径佳县北入黄河。《清一统志·榆林府一》:圁水,“《通志》:有秃尾河, 自安定堡北塞外流入,又东南径高家堡西,合永利河、蒺藜川,又东南合开光川,又东南入河,盖即圁水也”。
古称圁水,又称吐浑河。黄河支流。在陕西省北部。源于神木县西北部公伯海子,流经神木县、佳县,在佳县东北部入黄河。长133.9千米,流域面积 3373 平方千米。河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建有黄家沟、杜家沟等水库及电站。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西晋左思《蜀都赋》:“出彭门之阙。”刘逵注:“岷山都安县,有两山相对立如阙,号曰彭门。扬雄《蜀都赋》曰:‘彭门鸿屼。’”《元和志》卷31导江县:“灌口山西岭有天彭阙,亦曰天彭门
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南包河公园香花墩。明弘治年间为纪念北宋包拯而建的专祠。《清一统志·庐州府二》“五贤祠”条下:“又有包公祠,在府城南门外香花墩,专祠包拯。旧名包公书院。明知府宋鉴建。”在安徽省合肥市区包
又名杀胡林、杀狄林。在今河北栾城县北十五里乏马铺。《方舆纪要》卷14栾城县:杀虎林,“宋白曰:唐武后时,突厥入河北,官军袭击之,突厥多死于此,因名。后晋末,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既而北还,至临城病作,及
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永顺场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顺昌县。《方舆纪要》 卷97延平府顺昌县: 顺阳溪 “在县西北六十里顺阳乡,县以此名”。明嘉靖 《延平府志》卷1: “南唐始置县
即淠水。今河南潢川县东之白露河。《水经·淮水注》:淠水“俗曰白露水”。
①即武担山。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武担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一名武都山。”②即古紫岩山。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方舆胜览》 卷54汉州: 武都山 “在绵竹县。即蜀
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麓。《越绝书》卷8载:“木客大冢者,句践父允常冢也,初徙瑯琊,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故曰木客。去县十五里。”《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径越王允常冢北,冢在木客村。耆彦
西魏置,属襄州。治所在义安县(后改常平县,今湖北襄阳县西)。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义安县(后改名常平县,今湖北襄樊市西)。辖境约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隋开皇初废。
1928年由蓬莱县析出设置,隶山东省及海军部。治南长山岛。辖今山东庙岛群岛诸岛屿。1939年4月为日军侵占,设长山八岛专员办事处,隶烟台市。1945年当地解放后成立长山岛特区,治连城村(今山东长岛县驻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郭屯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下 《舆图志》: 阳谷县东北有郭店屯。集镇名。在辽宁省庄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属大郑镇。人口 450。 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主产玉米、高粱等。渔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