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禹门山

禹门山

①即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东北,夹河对峙。相传大禹所凿,故名。《水经· 河水注》: “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 《经》 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 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 两山间河道狭窄,形势险峻,为秦晋间交通要冲。明、清在河东置禹门渡巡检司。

②在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东北九十里禹门乡沙滩。明万历初,黎朝邦父子在此修建沙滩寺,清初改名龙兴禅院。顺治年间西蜀高僧破山弟子丈雪避乱来居,增建禅院及藏经阁,改名禹门寺。同治中,黔北农民起义成燎原之势,黎兆祺等在此筑砦自保。光绪十一年 (1885) 黎庶昌重修梵宇琳宫,名闻遐迩。禅院内有贵州文化名人郑珍、莫友芝、黎应昌的篆、隶、真三体题词摩崖,为书法家所珍重。对面子午山、青田山和渔塘,是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的坟墓所在地。


(1)在贵州省遵义县东禹门乡。山上林木茂密,地势平坦。乐安江流经其下,蜿蜒曲折。明万历初黎朝邦父子于此创沙滩寺。清初改称龙兴禅院。顺治年间西蜀高僧破山弟子丈雪避乱来居,旋开道场,易名禹门寺,广建禅院及藏经楼。同治中毁。光绪二十年(1894年)黎庶昌重修。山以寺名。河边古树参天,洞壑幽曲,有贵州文化名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的篆、隶、真三体题词摩崖。山前平远桥,结构宏伟,堤柳依依,横跨江上,长虹倒影,为“禹门六景”之一。桥头大悲阁,建于明万历年间,内祀三国蜀汉寿亭侯关羽。山右沙滩系黎氏故里,有锄经堂、蛉石斋、近溪山房、葑烟亭、藏诗坞、梦耕草堂和拙尊园等。(2)即“龙门山(1)(1)”。


猜你喜欢

  • 阎疃镇

    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北二十六里阎疃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巨鹿县图: 东北有阎疃。光绪 《巨鹿县志》 卷2塞堡: 东有阎疃镇。在河北省巨鹿县东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阎疃

  • 东贾楼铺

    一名贾楼镇。即今河南泌阳县东北贾楼乡。清道光《泌阳县志》卷1《村镇》:“东贾楼铺,城东北六十里。”

  • 半程汛

    即今山东临沂市北四十五里半程乡。清设半程汛,有经制外委驻此。

  • 野坂戍

    亦作冶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书·王康传》: “索虏野坂戍主黑弰公游骑在芒上。” 即此。

  • 扇沙县

    南朝梁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北六十里西边村。隋属合州。唐武德初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北。属合浦郡。隋初属越州,后又属合浦郡。唐武德初废。

  • 朱寒店

    即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朱汉乡。明嘉靖《昌乐县志》:朱寒店集在“县东南七十里”。

  • 大场镇

    ①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南大场镇。《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月浦镇”条下:“又县东南四十里曰大场镇。宋尝置盐场于此,因名。”②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大场村。《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澄海县:大场镇“在县西

  • 白艻砦

    北宋置,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县东北。《宋史·蛮夷传四》:皇祐初,长宁州民反,知益州田况派兵征剿,“于是两路合官军洎白艻子弟几二万人与战,兵死者甚众,饥死又千余人,数月然后平”。元丰二年(1079)废。

  • 上巴河街

    即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六十四里上巴河镇。清光绪《黄冈县志》卷24《兵事》:同治三年(1864)九月,“僧亲王至上巴河”。

  • 左担道

    古道路名。又名阴平道。为甘肃入蜀的重要交通道路。自今甘肃文县东南行, 至四川平武县东。因山径险窄, 自北而南,担在左肩不得易右肩,故名。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左担出涪,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