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砚山

砚山

①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三十五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砚山,“山有石,端平若案,有微黑点,隐隐若砚,旧名夫子案山。《事林广记》 以为第二十八福地”。

②在今浙江兰溪市西四十二里。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10寿昌县: 砚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90寿昌县: 砚山 “为金、衢、严三郡之界”。康熙 《金华府志》 卷3: 砚山 “山头平正,有池如砚,故名”。

③古名龙尾山。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百里,周三十里。产砚。《方舆胜览》 卷16徽州: 龙尾山 “在婺源县东南 (按,当为北) 百里,西连武溪。开元中; 猎人叶氏见石莹洁,镌粗成研,子孙持以献令,令访匠琢,由是世始传。一名罗文山,有石理所似为名”。


古称龙尾山。在江西省婺源县境内。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龙尾砚)的石料产地。歙砚因婺源旧属安徽歙州得名。唐代就已开采,献为贡品。明、清列为贡品的桂花树底茶,亦出于此。


猜你喜欢

  • 延安市

    1937年析延安县置,属陕甘宁边区。治所即今陕西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首府驻地。1949年2月撤销,并入延安县。1972年复置延安市。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中游。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3556 平

  • 廉州路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廉州置,属湖广行省海北海南道。治所在合浦县 (今广西合浦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合浦、浦北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廉州府。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廉

  • 奓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奓山镇附近。《清一统志·汉阳府》 “龙霓山” 条下: “又西有奓山。”(奓zhā) 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部。属奓山街道办事处。人口 5220。因位于奓山脚下得名。明末成

  • 辛夷坞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辋川乡。唐王维有《辛夷坞》诗。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辋谷。唐王维有《辛夷坞》诗。

  • 池阳

    池州的别名和雅称。唐杜牧《送人》诗:“明年未去池阳郡,更乞春时却重来。”《方舆胜览》卷16池州:“江右要冲,池阳重镇。”政和中,有范致明编《池阳记》。

  • 瓦伦噶珊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厄坎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东岸有“瓦伦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瓦伦”。

  • 桑隧

    又名桑里。春秋蔡邑。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古邑名。春秋蔡邑。在今河

  • 梅陂

    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梅陂 “在县西北。《纪胜》 云,和蜀镇有天井湖,今谓之梅陂。阔三百余顷。旧隶龙泉,宋何嗣昌为宰,疏蜀江水,伐石立趾,以捍啮堤之害,百姓至今利赖之

  • 五鹿山

    在今山西蒲县东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41隰州:五鹿山“在州东南七十里,接蒲县界,有五鹿大夫庙”。

  • 涂 (塗) 山

    ①相传为禹会诸侯处,又传说为禹娶涂山氏处。其地说法不一: (1) 又名当涂山。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八里,淮河东岸。《左传· 哀公七年》: 子服景伯曰: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杜注: “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