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鼻山
一名石簰山。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73峡州:石鼻山“《夷陵志》云,后周移峡州州治于此。其山隔大江五百余仞,广袤二十里,下临江流,中有石横六七十丈,如簰筏然,相传但为石簰,遂泯石鼻山之称”。南宋建炎中,峡州移治于此。
又称石簰山。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北。南宋建炎时曾为峡州治。南宋诗人陆游《入蜀记》:石簰峡石穴中有石,宛如老翁持鱼竿状。《舆地纪胜》:其山下临江流,中有石横亘数十丈,如簰筏然。
一名石簰山。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73峡州:石鼻山“《夷陵志》云,后周移峡州州治于此。其山隔大江五百余仞,广袤二十里,下临江流,中有石横六七十丈,如簰筏然,相传但为石簰,遂泯石鼻山之称”。南宋建炎中,峡州移治于此。
又称石簰山。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北。南宋建炎时曾为峡州治。南宋诗人陆游《入蜀记》:石簰峡石穴中有石,宛如老翁持鱼竿状。《舆地纪胜》:其山下临江流,中有石横亘数十丈,如簰筏然。
①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黄金江。《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黄金水 “在新淦县西南百三十里。自新喻县界东流入断金乡,九十里达于赣江”。《清一统志 ·临江府》: 黄金水 “在峡江县 (治今巴邱镇)南三十里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清史稿·地理志》 大通县:“乌拉珲河西流,汇为二泊,曰三捷泡,曰二龙潭,泊旁地肥饶。”
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20胶水县:大豁山,“按伏琛《齐记》云:卢乡城东南有豁口,故曰大豁口,即此也。又有小豁山相连”。
①即大伾山。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伾山“在汜水县西北一里。有大涧九曲,又名九曲山。上有成皋旧城,山之东尽于玉门山,为汜水入河处。西去洛口裁四十里”。②在今广西三江
一作宛秀城。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元和志》 卷39积石军: “威胜军,在积石军西八十里宛肃城。”即“宛秀城”。
在今吉林通化县南桓仁水库北江口村附近。《三国志·魏书 ·毋丘俭传》: “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在今吉林省
隋开皇中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大业初改为长乐宫。唐复曰望春宫。《新唐书·地理志》 万年县: “有南望春宫,临浐水,西岸有北望春宫,宫东有广运潭。”隋、唐行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浐水西岸。隋开皇中建,大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沙田。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沙田(市),县西薦外。”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宜春县西南有沙田铺。
清道光五年(1825)置,属汉中府。治所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县城村(佛爷坪)。1913年改佛坪县。清道光四年(1824年)置,治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老县城(佛爷坪)。1913年降为县。
即石境山。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宋避太祖之祖赵敬讳,改称石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