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耳山

石耳山

①在今安徽歙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歙县:石耳山“在府南四十里。突起大障,高出群峰,多岩石之胜”。《清一统志·徽州府一》:石耳山“孤峰瑰异,峰石倒垂如莲瓣。多产药草”。

②在今浙江开化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3开化县:石耳山在“县西八十里。周回三百里,连亘婺源、德兴二县界”。

③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石耳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层岩叠嶂,高险接天,有石室甚深广。由衢、信入境,此山为之望。其支脉曰大鳙山,在县东百里。高三百仞。相传洪水时,有大鳙上此而名”。


在江西省婺源县城东南。是赣、浙两省界山。以产名贵药材石耳得名。据传黄道仙、叶依仙和赵真仙等在此羽化成仙。胜景“三步觑”浮云似海,深不可测,传说行者仅可移两步下窥,敢移三步者,便可看到黄道仙的空中仙阁。山壁穴洞中栖有白燕,雪后晴日,群燕展翅,遮天蔽日。此外尚有卧龙岩、回音屏、飞升台、仙人桥、连云磴、观鄱岩、珠帘岛、蟠龙松等奇景。明代安徽歙县进士、校书郎汪焕游此题诗:“碧桃烟暖晓猿啼,海日浮光泰岱低。仙子应怜行客远,片云载雨下吾溪。”


猜你喜欢

  • 渭川道

    1913年由陇南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天水县 (今甘肃天水市)。辖境约当今甘肃武山、礼县、宕昌、舟曲、文县以东,通渭、秦安、清水以南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南道改名,治天水县(今甘肃天水市

  • 哈拉盖补隆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白彦花镇。“哈拉盖补隆”,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坡梁。20世纪30年代乌拉特前旗迁治于此。1958年迁今治西山咀镇。

  • 岑江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清一统志·郁林州》:岑江“在兴业县南八里。源出葵山之东南,流经县城东,名通济江,汇慕思江。水绕县东南,分二流:一经县城南曰通津江;一西南流,经县南八里,曰岑江。皆西流入龙穿江”。

  • 玉环县

    1912年改玉环厅置,属浙江瓯海道。治所即今浙江玉环县。1927年直属浙江省。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由玉环岛等岛屿和楚门半岛组成。属台州市。面积378平方千米。人口39.2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珠

  • 石亭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南。《魏书·太宗纪》:北魏神瑞二年(415),拓跋嗣“幸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复租一年。南次石亭”。②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境。《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406),太祖拓拔珪“

  • 城阳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青岛市北城阳区驻地城阳镇。滨临胶州湾。清同治 《即墨县志》 卷2 《市廛》 有城阳。在山东省莒县中部、沭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7.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大街。因

  • 丰宁县

    ①北魏正始中置,为丰宁郡治。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南五十里峡口镇。隋大业二年(606)改为西乡县。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四旗厅置,属承德府。治所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凤山镇。1928年属热河省

  • 大庙峡

    旧名大冢峡。一曰香炉峡。在今广东英德县西南五十里。上有峡山庙,祀虞夫人。北宋嘉祐间转运使荣諲尝构栈阁七十间,由峡直下清远。张俞有《峡山栈道记》刻石。

  • 绵 (緜) 竹县

    ①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上: 绵竹县 “以其地宜竹,故名绵竹”。《三国志·魏书· 邓艾传》: 景元四年 (263),邓艾率大军灭蜀汉,攻占江油后,

  • 明江

    即今广西西南左江上游明江河。《明一统志》卷85思明府: 明江 “源出十万山。流绕府治南,又北流一百八十里入龙州龙江”。左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源自上思县和防城港市交界处的十万大山,自东转北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