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洞镇

石洞镇

①北宋置,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蓬溪县:石洞镇“在县北三十里”。

②即今四川泸县西北石洞镇。清嘉庆《泸州志》卷2:石洞镇场在“州西北三十里”。民国《泸县志》卷1:石洞镇场“以场后石洞得名。距城二十五里”。


(1)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北部。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洞,人口 4350。以天然石洞得名,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建。1950年置石洞镇,1958年为红旗公社,1980年复置石洞镇。1992年双嘉、永寿二乡并入。产稻、油菜籽、梨、柑橘、蚕茧等。有变压器、酿酒、翻胎、编织、砂石、粮油加工等厂。为区境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泸隆、泸荣公路经此。有烈士陵园。(2)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中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洞场,人口 2860。因清乾隆年间在白安河上建成多孔石板平桥,得名。1950年为石洞乡,1958年为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石洞、永宁二乡合并置石洞镇。产棉花、油菜籽、辣椒。有织布、酿酒、采煤等厂矿。为物资集散交易中心。东永、东保公路经此。(3)在贵州省天柱县西南部。面积198.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洞街,人口980。1953年建石洞乡。1961年建石洞公社。1969年水洞、都岭二公社并入。1970年二公社析出复建置。1984年改为镇。1992年水洞、黄桥、都岭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松、杉等。高水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五丈河

    ①北宋以东京(今河南开封市)为中心的漕运四渠之一。以河广五丈为名。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年间。《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四月,“诏:疏汴水入五丈河”。六年(959)二月,“浚五丈渠,东过曹、济、

  • 斡兰河卫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萨马尔加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萨马尔加河流域。

  • 毋丘

    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公四十九年(前406),“伐卫,取毋丘”。《索隐》:“毋音贯,古国名,卫之邑。今作‘毋’者,字残缺耳。”应即古之贯国。

  • 伯莒

    又作柏举。春秋楚邑。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公羊传》:定公四年(前506)十一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楚师败绩”。即此。古邑名。又作柏举。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春秋末期,吴、蔡联军曾大

  • 移风县

    三国吴改居风县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北马江南岸。南朝宋为九真郡治。隋属九真郡。唐属南陵州。天宝中废。见“居风县”。

  • 下清宫

    又名青牛观。在今河南洛阳市北五里上清宫南邙山坡下。清乾隆二年(1737)邑人马一鸿、李永吉修。为一座青砖庙院。

  • 建阳峡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建阳峡 “在兴山县东七十里。源出宁都,入于香溪,委蛇曲折四十八渡,约十余里至建阳村中”。《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建阳峡在 “县东南五十里,与州境接

  • 高乔山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百余里。《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高乔山 “近开化县界。层峰叠嶂,溪谷迂回,正德八年流寇由开化马金岭突犯,尝筑寨于此,以遏其冲”。

  • 白鹤江

    指今越南西北永富省从越池流经白鹤之红河。《元史·忙古带传》:至元间,“从诸王阿台征交趾,至白鹤江,与交阯伪昭文王战”。《交趾总志》卷1:“白鹤江在三带州。上有洮江,沱江、宣江三水合流于此,下通泸江。”

  • 白文镇

    即今山西临县东北白文镇。《清一统志·汾州府》“三交镇”条下:白文镇“在县北”。在山西省临县东北端。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文,人口 6500。古名白燕村,元至正十年(13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