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改三脚州同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据《地学杂志》1914年第7、8期载《贵州移置增设各县呈表并批附清单》: “该县有天河、地河、马场河三
亦名容山、容子山。在今四川合江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泸州: “嘉熙三年,筑合江之榕山。” 《方舆纪要》 卷72合江县: 榕山在 “县南五里。山高秀,上有芙蓉池,即宋喜熙中筑城处也。俗亦名容子山”。
古为候水。即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辽宁北票市东部之牤牛河。为大凌河支流。民国《朝阳县志》卷14:“牤牛河为古力古奤大庙河下流,一名土力根河,又名土木伦河,距县一百六十里。”大凌河支流。在辽宁省西部。源于
即河阴仓。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广武镇广武山附近,古汴河注入黄河处。《新唐书·食货志三》: 开元二十一年 (733),京兆尹裴耀卿奏请罢陕陆运,而置仓河口,玄宗以为然,“乃于河阴置河阴仓……自江、淮漕者,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北芦竹乡 (南崁)。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南嵌社 “离府治九百二十里”。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一名延庆宫。《方舆胜览》 卷55永康军: 延庆宫 “自会庆宫西行一二里,有观曰常道,乃古黄帝祠。观乃隋时建,有张天师遗迹及唐明皇御札碑,其南有六时水,六时洒水以代晷漏”。又
一名和龙城。又称龙城、龙都。即今辽宁朝阳市。《十六国春秋辑补 ·慕容皝传》: 东晋咸康七年(341),“皝以柳城之北、龙城之南,福德之地也,使阳裕等筑龙城”。即此。咸康八年 (342) 自棘城迁都于此
五代梁龙德二年 (922) 吴越置,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为仁和县。古县名。五代梁龙德二年(922年)吴越置,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北
唐天祐中改褒信县置,属蔡州。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北宋复为褒信县。古县名。唐天祐三年(906年)改褒信县置,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属蔡州。北宋复名褒信县。
蒙古太祖十五年(1220)改丰闰县置,属燕京路。治所在今河北丰润县。辖境相当今河北丰润县地。至元二年(1265)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