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城

石城

①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北五十里石城镇。《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石城“旧传石勒筑此以贮谷,因名”。

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或蒙古国南戈壁省境。《方舆纪要》卷63甘肃镇:石城“在居延城北。正统初,蒙古阿鲁台为脱欢所败死,其部落阿台及朵儿只伯窜据亦集乃路,屡犯甘凉。诏边帅任礼进剿,破之于石城,复追破之于梧桐林,至黑泉而还”。

③即今辽宁庄河市西北五十里城儿山古城。《新唐书·太宗本纪》:贞观二十一年(647)征高丽,“牛进达克石城”。今城儿山上古城遗迹犹存,传为高丽盖苏文筑。

④即石头城之简称,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上。《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戎车盈于石城。”注曰:“石城,石头坞也, 在建业西, 临江。”

⑤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吴越春秋》卷4:阖闾“兴乐石城”。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砚石山有石城,去姑苏山十里,阖闾养越美人于此。”

⑥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三十里石城山下。《资治通鉴》:唐乾宁三年(896),董昌“遣其将汤臼守石城”。即此。

⑦在今山东苍山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元年(326),“彭城内史刘续复据兰陵石城,石瞻攻拔之”。

⑧在今河南林州市南。《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八年(前281),“秦拔我石城”。《水经·淇水注》:“淇水又东北径淇阳川,径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

⑨即今湖北竟陵县。西晋元康九年(299)置竟陵郡治此。

⑩三国吴建。在今湖北钟祥市。《晋书·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水经·沔水注》:“沔水又南径石城西,城因山为固。晋太傅羊祜镇荆州立。晋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置竟陵郡治此。”

(11)在今四川忠县东一百里长江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临江县南……又东得黄华水口,江浦也。左径石城南。庾仲雍曰:临江至石城黄华口一百里。”《寰宇记》卷149忠州:“故石城在临江县东百里。当岷江之北岸。李雄之乱, 巴西郡寄理此城。其城四面悬绝。”

(12)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四里三岔。《新唐书·南蛮传下》:“以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居石城。”

(13)亦名石城堡。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一百五里。明嘉靖《固原州志》卷1:石城堡“古有是堡,莫知所创。四壁削立,中有石井五,各阔丈余以贮水。惟一路可登,地其险窄。成化四年,土达满四等据之以叛,次年遂毁其险隘,以绝后患焉。今为废城矣”。

(14)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东汉时为西羌所据。《后汉书·段颎传》:东汉延熹三年(160),“又分兵击石城羌”。北魏于此置石城县。


(1)古邑名。(1)在今甘肃省巴戎县黄河北岸。汉西羌所据。《后汉书·西羌传》:“延熹二年(159年),护羌校尉段颎分兵讨石城羌。”《水经注》:“河水东径石城南,段颎击羌于石城。”即此。(2)三国吴置,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改置为苌寿县。(3)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晋元康九年(299年)置竟陵郡治此。(4)在今山东省苍山县境。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石瞻败刘续于此。(5)在今辽宁省庄河市西北。唐属安东都护府。(6)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北。唐乾宁三年(896年)董昌为防钱镠,遣汤臼据守于此。(7)即“石邑”。(2)古城名。(1)石头城的简称。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晋左思《吴都赋》:“戎车盈于石城。”《注》:“刘曰:石城,石头坞也,在建业西,临江。”今俗称“鬼脸城”。(2)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石城山。汉末赤眉起义时,里人于山上累石为城,故名。元至正间毁于兵燹。(3)在今辽宁省庄河市西北城山山城。《资治通鉴》: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伐高丽,牛进达、李海岸入高丽境,“攻石城,拔之。进至积利城下”,即此。(4)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北三十里石城山下。《资治通鉴》:唐乾宁三年(896年),钱镠讨董昌,“董昌遣其将守石城”,即此。(3)集镇名。(1)在河北省临城县城西偏南。石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古有石砌围墙,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及红枣、酸枣。有酸枣加工厂。每旬二集,全年四次交易会。为临石公路终点。(2)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石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20。取白石口村的“”字,城镇墩大月家的“城”字为名。产稻、油菜籽、松、杉、竹等。土特产有茶叶、松脂、香菇、油桐、生漆等。素有茶乡之称。206国道经此。(4)别称名。唐羁縻郎州、南宁州治味县别名。在今云南省曲靖市西北。《蛮书·名类》:“初,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理石城。”同书《云南城镇》:“石城川,味县故地也,贞观中为郎州,开元初改为南宁州。”南诏时为石城郡。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借兵爨族三十七族,骑兵石城,讨平杨干真,建大理国。大理明政三年(971年)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于此,立有石碑。


猜你喜欢

  • 安定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治。十六国时,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唐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县。②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县西北红河南

  • 南门河

    即今广东恩平市城南锦江河。《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南门河在 “县南一里。《志》云,县境诸水,其大者曰漈头水,在县西二十里。源出龙鼍山,流经县西十五里之相公潭,为群流汇合之处,又东为南门河”

  • 贵霜王国

    中亚古国名。公元前130年前后,大月氏征服大夏,分置五翕侯管辖国内地方。公元1世纪初,贵霜翕侯丘就却兼并四翕侯,建贵霜王国。都蓝氏城 (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后汉书·西域传》:丘就却越过兴都库什山

  • 迁善村

    今山东禹城市。唐乾元二年(759)禹城县迁治于此。《寰宇记》卷19齐州禹城县载:“乾元二年逆党史思明侵河南,守将李铣于长清县界边家口决大河,东至县, 因而沦溺,今理迁善村。”

  • 长星沟

    又名狄水河、七星沟。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东南流经定州市南合古滱水。相当今孟良河。《水经·滱水注》:“滱水又东,右会长星沟,沟出上曲阳县西北长星渚。”《清一统志·定州》“长星沟”条引《旧府志》:“狄水河

  • 东昏县

    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二十里东昏故城。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属陈留郡。晋省。

  • 宜兴州

    ①元元贞元年 (1295) 改宜兴府置,属常州路。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宜兴县。②元致和元年 (1328) 升宜兴县置,属上都路。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明洪武

  • 博陵郡

    ①东汉本初元年 (146) 置,治所在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建安末废。西晋改为博陵国。北魏复为博陵郡。治所在鲁口城 (今河北饶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深州、饶阳、安国等县市地。北齐移治安平

  • 盖玉

    即今四川白玉县南盖玉乡。民国 《白玉县志》 路道: “南路出城,沿白玉河路道平坦,经盖玉大吉七十里至沙玛宿,地方沃野。”

  • 迭里迷

    一作迭儿迷。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喷赤河北岸铁尔梅兹。《明史· 西域传》: 迭里迷“在撒马儿罕西南,去哈烈二千余里。有新旧二城,相去十余里,其酋长居新城”。陈诚、李达曾出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