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益水

益水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南资水。《汉书·地理志》 长沙国益阳县注: “应劭曰: 在益水之阳。” 《水经·资水注》: “茱萸江又东径益阳县北,又谓之资水。应劭曰: 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资水之殊目矣。”

②即今陕西洋县西溢水河。《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会益口,水出北山益谷,东南流注于汉水。”


猜你喜欢

  • 交城

    唐置交城守捉,属河西节度使。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后废。

  • 陔山镇

    北宋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四十里。以陔山为名。《舆地纪胜》 卷161 昌州:陔山 “在大足县东四十里,接三华之秀气,屹然鼎立”。

  • 都斤山

    即于都斤山,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隋书· 突厥传》: 摄罗 “号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一号沙钵略。治都斤山”。《新唐书·突厥传》: “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可汗建廷都斤山,牙门树金狼

  • 大坞村

    即今山东滕州市西大坞镇。1946—1956年为凫山县治。

  • 三岔

    ①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牛庄镇。《清史稿·地理志》海城县:“三岔巡司,清康熙二十一年置,驻牛庄。”②在今陕西旬阳县西北两河关。明置巡司于此。集镇名。(1)在山东省利津县南部、黄河滩区。属北宋镇。人口112

  • 天津桥

    隋大业元年(605)建于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正南洛水上。《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名。《元和志》卷5:“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

  • 黄毛屿

    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黄尾屿。明陈侃《使琉球录》 中 “过黄毛屿”,即此。

  • 原鹿县

    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集东五里。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古县名。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南。属汝南郡。晋改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 义熙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齐熙县置,为融州治。治所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为融州治。六年(623)改为融水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一说开皇十一年)改齐熙县

  • 洪谷寨

    在今山西岚县北六十五里鹿径沟。《宋史·地理志》: 岢岚军岚谷县有洪谷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