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溪
①今福建北部交溪上源之一寿泰溪之支流。源出浙江泰顺县西,东南入寿泰溪。《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白溪在“县西四里。出天关山,绕城西而南,经县南十五里文笔峰下,西南流达福建寿宁、宁德县境,入于海”。
②在今湖南新化县北。《清一统志·宝庆府一》:白溪“在新化县北八十里,西流入资”。
③在今湖南保靖县东。《清一统志·永顺府》:白溪“在保靖县东五十里。源出排都当,北流入北河”。
①今福建北部交溪上源之一寿泰溪之支流。源出浙江泰顺县西,东南入寿泰溪。《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白溪在“县西四里。出天关山,绕城西而南,经县南十五里文笔峰下,西南流达福建寿宁、宁德县境,入于海”。
②在今湖南新化县北。《清一统志·宝庆府一》:白溪“在新化县北八十里,西流入资”。
③在今湖南保靖县东。《清一统志·永顺府》:白溪“在保靖县东五十里。源出排都当,北流入北河”。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后所乡境。《清一统志·温州府》:白沙关“在乐清县东白沙岭之东,陆走台境,水通海岛,为县境咽喉”。②即白沙戍。在今河南新县西南。《魏书·世宗纪》:景明四年(503)十一月,“镇南将军元
即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北阿优勒海。本世纪40年代始为浩齐特右翼旗驻地。“阿由勒哈”,蒙古语意为沟道口。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二十四里正觉山麓。1979年清理发掘。据墓中出土的圹志记载,蜀僖王朱友壎系明献王朱椿世子朱悦燫的第三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第十一子朱椿于蜀,友壎为第三代蜀王。宣德七年(1432)因其
一名汃水。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马栏河、三水河。源出县东北,西南流径县城南,又西南流至彬县入泾水。《方舆纪要》卷54三水县:三水河“源出宜君县, 西流入县界, 又西南入于泾水。《志》云,县境有罗川水,以三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明史·地理志》 镇远府镇远县: “又西有偏桥,偏桥卫在焉。” 《方舆纪要》卷122偏桥长官司: 偏桥 “在司东十里。左倚高崖,右临溪水,断石架木,以通往来”。集镇名。在陕西省宜君县
即戎牙路。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苏腊巴亚一带。一说即今印尼松巴哇岛东部之散加尔港。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有专条记述。明张燮《东西洋考》 “西洋针路” 条有重迦罗。
亦名壶山、壶口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跨壶关县界,绵延百余里。《元和志》 卷15:“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壶关。”即“壶口山(2)”。
在今湖北英山县北。《方舆纪要》卷26英山县:安集市“在县北四十五里。今为安集市铺”。
北宋置,属鲁山县。即今河南宝丰县城关镇。《元丰九域志》卷1汝州:“熙宁四年省龙兴县为镇入鲁山。”元祐初复置龙兴县于此。(1)在山西省新绛县中东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3.6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24琼州:云露山“有三潭。俗传旧有民居,陷为三潭,号陷屋潭。上潭林木阴森,人不敢近;其次二潭有小石如橄榄,有窍可穿,号橄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