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略阳县

略阳县

①东汉改略阳道置,属天水郡。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西晋属略阳郡。东晋废。西魏改陇城县复置,为略阳郡治。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隋开皇二年 (582) 改名河阳县。

②南朝宋侨置,属南天水侨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梁为德广郡治。西魏改为上洪县。

③南朝宋侨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后废。

④南宋开禧三年 (1207) 改顺政县置,为沔州治。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元属沔州。明初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二年 (1486) 改属宁羌州。清属汉中府。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1)古县名。(1)东汉时改略阳道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属汉阳郡。西晋时废。北魏时复改陇城县置,属略阳郡。隋开皇二年(582年)改河阳县。(2)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梁为德广郡治。西魏改名上洪县。(2)今县名。在陕西省西南部,西北两面和甘肃省接壤。属汉中市。面积2831平方千米。人口20.2万。辖11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三国蜀建兴七年(229年)于今城关镇筑武兴城,设武兴督。北魏于武兴城置东益州、武兴郡和武兴县,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东益州为兴州,武兴郡为顺政郡;三年更武兴县为汉曲县。北周武帝时废槃头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顺政、落丛二郡;十八年改汉曲县为顺政县。大业二年(606年)废兴州复设顺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顺政郡为兴州。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改兴州为沔州,并改顺政县为略阳县。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属宁羌州,崇祯七年(1634年)属汉中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1年并观音寺分县入略阳县。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地处秦岭山地区。嘉陵江纵贯南北,支流八渡河、东渡河、小河、青泥河、西汉水、乐素河等分别从东、西汇入。黑河和白河自境东北南流,会沮水入汉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稻、豆类为主。为省重点蚕桑基地和核桃、木耳主产地之一。并为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矿产有铁、硫铁、磷等。工业有钢铁、硫铁、磷肥、电力、冶金、建材等。宝成铁路、勉略、略康公路经此,嘉陵江及西汉水可通木船。古迹有灵岩寺、吴王坟、江神庙、紫云宫和白崖阁栈道遗迹。


猜你喜欢

  • 南新县

    ①西晋改昭明县置,属带方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倍川西湖里。后废。②北宋淳化六年 (995) 改昭德县置,属杭州。治所即今浙江富阳市西北七十六里南新乡。熙宁五年(1072) 并入新城县。古县名。(1)

  • 平渡驿

    亦作平度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平驿乡。《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平渡驿“旧在县北五十里,接龙安府界,亦曰西平驿”。

  • 红崖河

    即今陕西凤县(双石铺)东小峪河。《方舆纪要》卷56凤县:红崖河在“县(今凤州镇)西四十五里。出县西北山谷中,历两当县界流入嘉陵江”。

  • 法果泉

    在今云南蒙自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临安府》 引 《蒙自县志》: “地名生山岊。明正德间,土酋那伐乱,官兵讨平之,置新安千户所,疏此水。”

  • 双洎河

    上游为溱、洧二水,合流为双洎河。《方舆纪要》卷47洧川县:洧水“源出河南府登封县北阳城山,至禹州密县,又东流至新郑县合溱水为双洎河,经长葛县北……又东经鄢陵、扶沟、西华县境而合于颍水”。今双洎河至扶沟

  • 贤良寺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建,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胡同。本怡亲王故邸,舍为寺,世宗宪皇帝赐名贤良寺。乾隆二十年 (1755) 移至冰盏胡同。

  • 落笔洞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明一统志》 卷82崖州: 落笔洞 “在崖州 (治今崖城镇) 东 一百里。石壁峭立,上有石门。中有二石如悬笔。转东数步,复有一洞。中有石如屏。外房有窍通光,内房深暗。相传深入有井

  • 光里

    即广里。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广里乡。《续汉书·郡国志》 济北国卢县“有光里”。《水经·济水注》:“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即《春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

  • 沙溪寨

    即今江西上饶县东北沙溪镇。《清一统志·广信府二》:沙溪砦“在上饶县东五十里,路通闽浙。旧有巡司,明洪武中革,今有兵戍守”。

  • 南利城

    在今河南商水县南。《汉书·王子侯表》:宣帝本始元年 (前73),封广陵厉王子刘昌为南利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