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
①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南二里。《清一统志·龙安府》:甘泉“有泉甘冽,岩石上刻‘甘泉古迹’四字”。县旧名石泉以此。
②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南,东入洛河。县以此名。《寰宇记》卷36甘泉县:“甘泉在县南岩谷上。其泉去地一丈,飞流激下,其味甘美。”
①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南二里。《清一统志·龙安府》:甘泉“有泉甘冽,岩石上刻‘甘泉古迹’四字”。县旧名石泉以此。
②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南,东入洛河。县以此名。《寰宇记》卷36甘泉县:“甘泉在县南岩谷上。其泉去地一丈,飞流激下,其味甘美。”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五十里。《寰宇记》卷145南漳县: 清溪山 “其山高峻。庾仲雍 《荆州记》 云: 临沮县清溪山,山东有泉。晋郭璞为临沮长,常游此,赋《游仙诗》 云: 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即此也
①古地区名。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 为界,陕陌以东归周公治理,以西归召公治理。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而言,因称陕陌以西地区为陕西。②唐方镇名。上元元年 (760) 改陕虢华节度置,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福宁卫。治所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定海。清康熙三年(1664)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定海。属福宁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即今河南开封市东南繁台。汉为吹台。西晋末,乞活居此,俗称乞活台。《水经·渠水注》:“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故基,遂成二层,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余,世谓之乞活台。”
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南二十里焦家庄乡者来坝。隋开皇中废入番和县。《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骊靬废县”条谓“力乾”盖即“骊靬之讹”。
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之纳林河。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 “牧地跨昆都伦河。” 补注: “ 《会典图说》: 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在居延海,无巨川,惟坤都伦河自甘肃肃州北流,经额济纳
①又名蠡湖或赤鼻湖。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三十里,接沅江市界。东通洞庭。《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二年(949),马希萼自朗州将水军攻其弟希广于潭州,军败,“希萼自赤沙湖乘轻舟遁归”。即此。②在今湖南华容县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三十里南津镇。《方舆纪要》 卷67资阳县: 资阳镇,“ 《志》 云: 县东三十里有南津驿,镇与驿相连。正德十三年徙镇于今所,有巡司戍守”。
①在今山西静乐县西南。《清一统志·忻州》:岚河“源出太原府岚县,即渌水,大贤二河下流,径古石门入县界,合龙泉水,又十五里过进牛村东北入汾”。②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南。《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径岚谷北口
即唐石鼻城。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三十里。《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人犯凤翔府之石壁砦,吴璘遣统制姚仲等拒却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