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路
元至元八年(1271)改甘肃路置,后属甘肃行中书省。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民乐、临泽、高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等地。十八年(1281)置甘肃行中书省于此。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甘肃卫。
蒙古取西夏甘州,至元元年(1264年)置甘肃路,至元八年改为甘州路,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十八年后河西行省(旋改甘肃行省)治此。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张掖、高台、肃南、临泽、民乐与青海省祁连等市县地。明洪武年间改置为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
元至元八年(1271)改甘肃路置,后属甘肃行中书省。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民乐、临泽、高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等地。十八年(1281)置甘肃行中书省于此。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甘肃卫。
蒙古取西夏甘州,至元元年(1264年)置甘肃路,至元八年改为甘州路,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十八年后河西行省(旋改甘肃行省)治此。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张掖、高台、肃南、临泽、民乐与青海省祁连等市县地。明洪武年间改置为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北沟无量观西阁之下。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明 《辽东志》 卷1辽阳:祖越寺在 “城南五十里。在龙泉寺东”。现存大殿三间。祖越寺和无量观周围有玉皇阁、罗汉洞、八步紧等二十四景。
即今山西石楼县西南义牒河。《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南,左会石羊水,循溪东入,导源穷谷,西流注于河。”
①即沉犀郡城。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寰宇记》卷74犍为县:“后周保定三年于沉犀山下置沉犀州。《益州地理志》云:昔有犀牛渡江到此山而沉,故以为名。至隋开皇三年废沉犀州于大鹿山下置犍为县。”②在今四
即今广东蕉岭县东二十里蓝坊镇。《明史·地理志》 镇平县: “东有蓝坊巡检司,自石窟司迁治,更名。”(1)在江西省高安市东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单圩街,人口6510。以境内蓝坊
东汉建安时公孙康析乐浪郡南部置,属幽州。治所在带方县 (今朝鲜黄海北道凤山土城内)。以带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南北道、京畿道及江原道北部地。西晋建兴元年 (313) 侨治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南)。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因河东有平阳,故此加东。东汉省。②北魏改阳平郡置,治所在平陆城(今山东汶上县北)。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因河东郡有平阳县,故此称东平阳县。属
又作杨彼县、阳彼县。唐武德四年(621)置,为褒州治。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东南五十四里溪木小村。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大姚县。属姚州。天宝末废。
①即今湖南衡阳市北八十里南岳镇。《宋史·向士璧传》: 南宋开庆元年 (1259),蒙古兀良哈䚟围潭州, “士璧极力守御, 闻后队且至,遣王辅佑率五百人往觇之,以易正大监其军,遇于南岳市,
一名西滆湖。俗名沙子湖。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宜兴市西北滆湖。晋郭璞 《江赋》: “具区、洮、滆。” 《水经·沔水注》: “五湖谓长塘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 《寰宇记》 卷92常州武进县: 滆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北。《寰宇记》 卷94乌程县: “掩浦一名项浦,在县东北十六里。顾长生 《三吴土地志》 云: 昔项羽观秦皇舆御曰: ‘可取而代也,’ 伯项梁闻,掩其口之处,因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