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 (甕) 山
①即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万寿山。元称瓮山,相传有老人凿石得瓮而得名。为元通惠河主要水源。《元史·河渠志》: “白浮瓮山,即通惠河上源之所出也。” 清乾隆十六年 (1751) 改名万寿山。
②在今陕西紫阳县南汉江南岸。《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瓮山 “其形如瓮,俗谓之瓮儿山。下有紫阳洞……宋真人张紫阳修道于此,县因以名”。
①即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万寿山。元称瓮山,相传有老人凿石得瓮而得名。为元通惠河主要水源。《元史·河渠志》: “白浮瓮山,即通惠河上源之所出也。” 清乾隆十六年 (1751) 改名万寿山。
②在今陕西紫阳县南汉江南岸。《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瓮山 “其形如瓮,俗谓之瓮儿山。下有紫阳洞……宋真人张紫阳修道于此,县因以名”。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二十四里阳坊镇西贯市村。清为驻防要地,设把总驻守。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 宽甸县:“二龙渡巡司,光绪三年置。”民国初改置县佐。
1926年析永福县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寨沙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和雒容、中渡二县合并,改置鹿寨县。旧县名。1924年由永福县鹿寨、黄冕、寨沙三区析置,以县内有石榴水,故
汉献帝刘协衣冠冢。又称汉愍帝陵。在今河南许昌县东张潘村。献帝逊位于曹丕,丕奉献帝为山阳公。后献帝死于封地,葬于禅陵(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因献帝曾都许县,后人建衣冠冢以为纪念。
元置,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北。后废。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西北。后废。
①明代厄鲁特四部之一。游牧地在塔尔巴哈台附近雅尔地方(今哈萨克斯坦乌尔扎尔一带)。明末为准噶尔所逼,徙居欧洲伏尔加河畔,数传至渥巴锡,因不堪沙皇俄国的压迫、掠夺,复率部东归内附,诏以汗渥巴锡所领乌纳恩
①在今湖北浠水县东。《清一统志·黄州府二》: 昭化寺 “唐咸亨间,五祖宏忍禅师建。本朝顺治中复葺”。②在今陕西长武县城内东街路北。《元和志》 卷3邠州宜禄县: “昭仁寺,在 (宜禄) 县西十步浅水原上
即今湖北远安县西北三十里白马山。《新唐书·地理志》 峡州远安县: “有神马山,本白马山,天宝元年更名。” 《清一统志·荆门州》: “山有白石如马。”
通称阿尔泰面。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旗驻地阿拉坦额莫勒镇。据《清一统志·黑龙江》附《繙译语解》:额默勒“蒙古语,马鞍也”。“阿拉坦额莫勒”,蒙古语意为“金鞍”。
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清一统志·吉林一》:扎松阿山“在(吉林)城东北三百里,高十四里,周五十五里”。阿勒楚喀河、费克图河源皆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