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县
五代南唐升元三年 (939) 改赤乌场置,属江州。治所即今江西瑞昌市。《舆地纪胜》 卷3瑞昌县: “ 《晏公类要》 云: 本吴赤乌场地。按 《吴志》,孙权时有赤乌见于此,故名。” 元属江州路。明、清属九江府。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7年直属江西省。1989年改设瑞昌市。
古旧县名。五代南唐昇元三年(939年)置,治今江西省瑞昌市桂林桥,属江州。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县治迁今瑞昌市址。元属江州路,明、清属九江府。1989年改设瑞昌市。
五代南唐升元三年 (939) 改赤乌场置,属江州。治所即今江西瑞昌市。《舆地纪胜》 卷3瑞昌县: “ 《晏公类要》 云: 本吴赤乌场地。按 《吴志》,孙权时有赤乌见于此,故名。” 元属江州路。明、清属九江府。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7年直属江西省。1989年改设瑞昌市。
古旧县名。五代南唐昇元三年(939年)置,治今江西省瑞昌市桂林桥,属江州。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县治迁今瑞昌市址。元属江州路,明、清属九江府。1989年改设瑞昌市。
①在今浙江仙居县西。《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小西湖“在县西二十里,延袤数里。南宋初吴芾所开”。②即莲花池。在今甘肃兰州市西。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6:莲花池“近名小西湖。光绪七年护总督杨昌濬重修”。
南朝梁置,属石州。治所在阴石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阴石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一带。隋开皇时废。
元至元十九年 (1282) 升常宁县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宁县地。元末移治今常宁县。明洪武三年(1370) 复改常宁县。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常宁县为州,治
又作偏厢岭。即今河北滦平县南偏岭。宋王曾 《行程录》: “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盘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 路振 《乘轺录》 作偏厢岭。清高士奇 《塞北小钞》
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南。《汉书·地理志》丹阳郡宛陵县: “彭泽聚在西南。”在今安徽省宣城市西南。《汉书·地理志》宛陵县:“彭泽聚在西南。”
明万历四十年(1612)改金筑安抚司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北广顺镇。1913年改为广顺县。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一作四十年)改金筑安抚司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北广顺镇。属贵阳军民府。
即火寻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急多飓遮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一带)。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卷1: 货利习弥伽国“顺缚刍河两岸,东西二三十里,南北五百余里。土宜风俗同伐地国,语言少异”。《新唐书·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沿海波谢特东。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聂士成 《东省与韩俄交界道路表》: “阿利则那即坎椽子沟,又径过六股河二十一里至哥拉特克,即柳树营。” 咸丰年间被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
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之晋江。《方舆纪要》卷99南安县: 黄龙江 “在城 (旧县城即今丰州镇)南。亦曰黄龙溪。源自永春、安溪二县,汇诸溪之水,一东南流,一东流,同达于县西双溪口,并流而东,至九日山下为金溪,
春秋时宋邑。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吕梁集。《左传》:襄公元年(前572),“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即此。西汉置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