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琅 (瑯) 邪山

琅 (瑯) 邪山

又作琅琊山、瑯琊山。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南十里琅邪山。《寰宇记》 卷128滁州清流县:琅邪山 “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琅邪山在 “州南十里。晋伐吴,命琅邪王伷出涂中时尝驻此,因名。山谷深七、八里,下有琅邪溪”。北宋欧阳修有记。最高峰海拔317米。山中有唐建琅邪寺,宋建醉翁亭,及唐宋以来摩岩、碑刻数百处。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莲荷岭

    一作莲河岭。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6咸宁县: 莲荷岭 “在县西五十里,与崇阳县分界”。《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莲河岭 “在咸宁县西南五十里,接崇阳县界”。

  • 临安开广道

    清光绪十三年 (1887) 分迤东道和迤南道置,属云南省。治所在蒙自县 (即今云南蒙自县)。领临安、开化、广南三府,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大部,还有通海、峨山、华宁等

  • 铜城

    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四十里。《魏书·地形志》: 安定县有铜城。《清一统志·泾州一》: 铜城,“ 《旧志》,黄巢之乱,土人筑以御寇,北枕高山,南面平原,距汭水峡口,故址尚存”。村名。在甘肃省崇信县西部、汭河

  • 天州

    元改羁縻添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明初废。

  • 双顶山

    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乍山乡东双顶山村。《方舆纪要》卷92慈溪县:双顶山在“县西南七里。两峰并峙,屹立平野”。

  • 兀难河

    亦作斡难河。即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境之鄂嫩河。《元史·镇海传》:“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朱尼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兀难河,上太祖尊号曰成吉思皇帝。”

  • 太白楼

    ①在今山东济宁市南。《清一统志·济宁州》:太白楼“在州南城上。唐李白游任城,县令贺知章觞白于此,后人因建楼焉”。楼原在任城故城内。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移今址。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舆地纪

  • 云宿山

    又名云岫山。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云宿山在“县东八十里。高百余仞,周百四十余里,瑶尝结巢于此。一名云岫山。成化初,按察副使毛吉追贼于此,遇害”。

  • 台庄

    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台儿庄镇。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置巡司于此。

  • 浚仪渠

    狼汤渠分黄河水东流至浚仪县 (今河南开封市) 境一段的别称。《后汉书· 王景传》: 东汉明帝命王景 “与将作谒者王昊共修作浚仪渠”。《水经·济水注》: “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浚仪渠也”。(浚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