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墓
在今浙江嵊州市东南五十里金庭乡瀑布山。王羲之(321—379, 一作303—361)字逸少。琅玡会稽(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传晚年隐居金庭山,死后葬此。墓名最早见于隋沙门尚杲的《瀑布山展墓记》。几经修建。现存明弘治十四年(1501)墓碑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墓道石坊。
在今浙江嵊州市东南五十里金庭乡瀑布山。王羲之(321—379, 一作303—361)字逸少。琅玡会稽(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传晚年隐居金庭山,死后葬此。墓名最早见于隋沙门尚杲的《瀑布山展墓记》。几经修建。现存明弘治十四年(1501)墓碑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墓道石坊。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夏州置,治所在徧城郡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市、延川县和延长县大部地。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延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复改为延州,治所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明置巡司于此。
夏商至春秋时国名。偃姓。在今安徽桐城县北。《左传》: 文公十二年 (前615),“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古国名。春秋时小国。在今安徽省舒城市东南,后为楚所灭。
即今安徽石台县治(七里镇)。《三国志·吴书·韩当传》:“黄武二年,封石城侯。”《寰宇记》卷105石棣县:“本吴石城县地。《吴志》云:韩当为石城侯,遂置石埭场,晋太康三年废。”
亦作青冈岭。在今甘肃环县西北。《资治通鉴》: 五代唐同光四年 (926),朔方节度使康福“至青冈峡,遇吐蕃野利、大虫二族数千帐……大破之,杀获殆尽”。
即今浙江永康市东北四路镇。《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四路口隘“在县东北六十里,与东阳县接界。《闻见录》:自永康趋东阳,出四路口长户坑,为往来之径道”。
十六国前秦置,属凉州。治所在枝阳县(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庄浪河东岸)。北魏废。
《左传》:哀公元年(前494),“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对夫椒山的解释,共有三说:(1)《左传》杜预注:“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大湖中椒山。”即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之包山, 又名洞庭西山。(2)《寰宇记》
一名小埕堡。明景泰年间(1450—1456)置,属连江县。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筱埕。《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连江县:小埕寨在“县东百二十里海中,明初置。《筹海说》:小埕北连界于烽火,南接壤于南日。连江为
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二里公园河。《方舆纪要》卷67内江县:玉带溪在“县西南二里。下流合于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