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峡
原名大茅峡。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为长江小三峡之一。王士正 《蜀道驿程记》云: “过猫儿峡,莲峰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系长江切割观音山而造成的峡谷,江流湍急。有石如猫捕鼠状,故名。
原名大茅峡。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为长江小三峡之一。王士正 《蜀道驿程记》云: “过猫儿峡,莲峰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系长江切割观音山而造成的峡谷,江流湍急。有石如猫捕鼠状,故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扬州置,属淮东道宣慰司。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六合、扬州、泰州、海安等县市以南及安徽滁州市和全椒、来安二县地。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淮
一名庄周台。在今安徽凤阳县东二十里。《元和志》卷9钟离县:“庄周台在县南七里。濠水经其前,庄子与惠子观鱼之所, 又曰观鱼台。”
即今江西浮梁县北五十里峙滩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14: 浮梁县北有乞儿滩汛。民国《江西分县新图》: 浮梁县东北有侈滩。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二里州门司乡。明于此置巡司。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即今山西中阳县。三国魏移治今山西孝义县,西晋永嘉后废。1914年改宁乡县为中阳县,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中阳县城。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西麓。属吕梁市。面积
战国秦王政五年(前242)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十六里故县村)。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梁山以西, 山东郓城、河南范县以北,山东茌平、莘县、河南南乐、清丰、濮阳以南地。东汉以后辖境缩小。三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三十二里资水南岸江南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安化县图:县(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西北有江南市。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清一统志·普安厅》: 软桥河 “在厅东三十五里。流入盘江”。
即钩湾镇。今江苏阜宁县东南三十里沟墩镇。为通盐城孔道。在江苏省阜宁县东部。面积110.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沟墩,人口 4800。以先民立庵堂于墩台旁得名沟庵墩,简称沟墩,兴集后称沟墩镇。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3东平州: 蚕尾山在 “州 (今州城镇) 北三十里。联络望山、卧牛诸山。下有小洞庭湖。又有黄华山、凤山,在其左右,群峰环抱,为州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