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炎帝陵

炎帝陵

又称天子坟。在今湖南炎陵县城西南三十里塘田乡鹿原陂。炎帝为远古时代部族首领,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晋皇甫谧 《帝王世纪》 称,葬于长沙。宋罗泌 《路史》 载: “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新定九域志》卷6衡州有 “炎帝庙及陵”。《舆地纪胜》卷63茶陵军: 炎帝庙“在茶陵县西南帝陵侧。乾德五年始访得陵,即诏建庙”。后经历代修葺。1940年重修主体建筑炎帝殿。1954年除夕遭火焚毁。1986年按原貌修复。


(1)简称炎陵,又称天子坟。在湖南省炎陵县城西南15千米处。炎帝即神农氏,为传说中的古帝,史称其教民耕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载,葬于长沙。宋罗泌《路史》载:“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炎陵县前身酃县为南宋时由茶陵分置)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吴道南所撰碑记云,宋太祖登极,遍访古陵不得,忽梦一神指点,才于茶乡觅见帝陵。陵前原建有规模宏大的祠、坊、“天使行馆”等。陵侧有明清御祭碑数方,“洗药池”传为炎帝采洗草药之处。四周古木掩翳,洣水环流,岸畔有石若龙首、龙爪,称“龙脑石”。1986年修复。坐北朝南,有正门、祭祀亭、炎帝殿及配享殿、陵寝四进。并整理炎陵道路,新建时祭公馆、神农阁等,经常举办大型祭祀活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常羊山上。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的陵寝。据传,神农乡是炎帝神农氏的生长地,盛唐前神农境内就有规模宏大的神农庙、炎帝殿,至今仍有神农寝骨台和“九龙泉”残碑等遗迹。1993年炎帝陵寝在此建成。同年4月,宝鸡市举行了盛大的移灵仪式,炎帝陵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祀炎帝先祖的圣地。重建的炎帝陵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三部分。陵区总面积 3300 平方米。陵前区包括十里神道及“九龙泉”遗址等;祭祀区设拜炎阁及祭祀广场;墓冢区在常羊山中峰顶,墓周为松柏林和碑林。整体建筑群以山取势,三面临空,给人以雄伟、神圣、肃穆、古雅之感。

炎 帝 陵


猜你喜欢

  • 黑盐井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西。清设盐课司于此。②即今黑井镇。在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16定远县: 黑盐井在 “县东七十里。有釜盐,有提举司,其产盐之井曰复隆井,旧名岩泉。又有大井、东井,凡三

  • 两乳山

    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南。《元和志》卷12昌宁县:“两乳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山有两岫,望如乳形,因以为名。”《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唐主遣兵三路,“由晋、绛两乳岭出慈、隰,共救晋安寨”。即此。

  • 梅花隘

    在今广东翁源县东。《方舆纪要》 卷102翁源县: 梅花隘 “在县东南百二十里,亦接河源县境”。

  • 富平堰

    在今陕西富平县南。《周书·贺兰祥传》:大统十六年 (550),“太祖以泾、渭灌溉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在今陕西省富平县南。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

  • 黄巷坂

    一作黄卷坂。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旧潼关东北黄河南岸。其坂隆起,下望关城。潘岳 《西征赋》: “溯黄巷以济潼。” 《水经·河水注》: “河水自潼关北东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

  • 东省

    指今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所谓东省,即指奉、吉、黑而言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俄签订东省铁路公司合同,首始用此名。

  • 周村镇

    金置,属晋城县。即今山西晋城市西四十里周村镇。(1)在河北省冀州市中南部。面积77.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周村,人口 3620。1953年属恩关乡,1958年属徐家庄公社,1961年析

  • 下乡

    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下镇。 清雍正十年(1732) 置巡司于此。

  • 经棚设治局

    1913年析克什克腾旗置,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经棚镇)。次年升为经棚县。原属直隶省多伦直隶厅辖境,1914年1月划归热河特别区域,7月置局。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经棚镇

  • 马塘堰

    在今浙江嘉兴市南十六里马王塘。《新定九域志》卷5秀州:马塘堰,“《图经》云:秦始皇三十七年东游至此,改长水为由拳县,遏水为堰,既立,斩白马祭之,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