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泉寺石窟

灵泉寺石窟

在今河南安阳县城西南五十里宝山。灵泉寺始建于东魏,初名宝山寺。隋文帝赐名为灵泉寺。石窟规模不大,共有两个洞窟和二百零九个摩崖小龛,分布于东面岚峰山和西面宝山一带。大留圣窟位于岚峰山西坡,俗称道凭石堂,始凿于东魏武定四年(546),是道凭禅修之所。现存造像为北齐雕造后移入窟内的。大住圣窟位于宝山南坡,隋开皇九年(589)灵裕所开凿。窟内造像为卢舍那、阿弥陀、弥勒佛三身像,窟门外两侧分别刻迦毗罗神王和那罗延神王及石刻佛经《大集经·月藏分》、《摩诃摩耶经》、《法华经》等。另外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摩崖小龛,其中浮雕塔龛一百五十三个,从隋开皇年间一直延续到唐天宝年间,成为国内罕见的浮雕塔林。


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南25千米的宝山。山有南北两峰,中有一东西向峡谷,石窟即在峡谷两侧,因中间旧有灵泉寺,故名。北峰东南侧为106窟,南峰西北侧为64窟,共170窟。从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开凿大留圣窟起至宋末,历时600余年。北峰东南侧正中的大住圣窟凿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是石窟造像中的杰作。平面呈长方形,面积5.8平方米。门圆拱状,两旁雕刻罗那延神王和加毗罗神王像,手持叉剑,刚劲凶猛,门额上方凿一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窟内顶部刻莲花藻井,周围刻飞天。窟东、西、北三壁皆有一拱券式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两旁又竖刻不同姿势的坐佛像,每排7尊,每壁14排。门的内壁刻有24个佛名,至今保存完整。灵泉寺旧址上还保存一对北齐石塔(其一为高僧道凭法师烧身塔),一对唐代石塔,一对北朝石狮。是研究古代宗教、建筑和民间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海复 (復) 镇

    即今江苏启东市北四十里海复镇。民国 《海门县图志》: 第六区有海复镇。

  • 富湾墟

    即今广东高明市北富湾镇。旧属高要县,清时有外委把总驻防。

  • 红花铺

    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清一统志·遵义府》 “牛角巷铺”条下,又有“红花铺”等,皆戍守处。

  • 口外

    即口北。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在长城隘口以外,故名。即“口北”。

  • 大黑水

    即今宁夏固原、西吉县境之中河(苦水、臭水河)。明万历《固原州志》上卷:大黑水“在州北一百一十里,流入清水河。小黑水,在州北八十里,流入大黑水”。

  • 徐塘

    亦称徐堨。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南东关镇东。为三国吴诸葛恪所筑。《三国志· 吴书 · 丁奉传》: 建衡元年 (269),“奉复帅众治徐塘”。即此。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南一带。三国魏嘉平四年(252年),吴诸葛

  • 中坝

    即今四川高县。《明史·地理志》 高州:“旧治怀远砦,正德十三年迁治中坝。”(1)集镇名。在陕西省城固县西北部。属小河镇。人口200。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于砖溪河中游平坝,故名。主产稻、小麦、油菜

  • 玉津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岷江上。《清一统志·眉州》:玉津“在州东四里。宋陆游有诗”。

  • 箐口关

    ①又称倘甸关。即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一里倘甸乡。旧属蒙自县,明置箐口关巡司。②在今云南建水县北曲江北。明、清置曲江巡司。

  • 店埠河

    在今安徽肥东县西。《方舆纪要》 卷26庐州府合肥县: “店埠河在府东四十里。源出城北六十里园疃镇,流经此为店埠镇,又东流入巢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