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漓江

漓江

一作离水。又名桂江。在今广西东部,为西江支流。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桂林、阳朔、平乐、昭平、苍梧等市县地,至梧州市注入西江。《水经·漓水》: “漓水亦出阳海山,南过苍梧荔浦县,又南至广信县,入于郁水。” 《汉书·南粤传》: 元鼎五年 (前112) 灭南越,“故归义粤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即此。《方舆纪要》 卷107阳朔县: 漓江 “在县治南,自临桂县流入境,又南流入平乐府界。亦曰桂水”。


又称漓水、离水。桂江桂林至平乐段的别称。《大清一统志·湘漓二水说》:“二水本一水也,自阳海山西北流至县东五里分水岭,始分为南北二水。盖昔人以二水相离,故命之曰相、曰离,后人又加水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上源大溶江出兴安县境西北苗儿山。长82千米。同湘江上源海洋河间有灵渠(湘桂运河)相通。江水清澈,两岸奇峰重叠,风景秀丽。沿江有桂林、兴坪、阳朔等风景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桂林山水甲天下”即因该段漓江而得名。

漓江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三稜冈

    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北九十里山棱冈乡。清道光二十年(1840)设普安右营于此。清光绪《雷波厅志》:城“高据山顶,控驭凉山, 田家湾、富主寨诸蛮,一望在目,乃筹边雄镇”。

  • 平阴津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汉书·高帝纪》:汉王二年(前205),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即此。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之一。《汉书·高帝纪》: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王“南

  • 明州府

    元至正二十七年 (1367) 朱元璋改庆元路置,属浙江行省。治所在鄞县 (今浙江宁波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象山等市县及舟山群岛。明洪武十四年 (1381) 避国号讳,改为宁波府。

  • 天池铺

    即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广安州:天池铺“在州东八十里”。

  • 阴江

    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三里河,注入黔江处为武宣县故址(今旧县村)。《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旧治阴江。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清一统志·浔州府》“新江”条:“又阴江、东乡江,源出东乡,皆南流入潭江。”

  • 蒲州府

    清雍正六年 (1728) 升蒲州置,治所在永济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县西部及万荣、临猗、永济三县市地。1912年废。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置,治永济县(今山

  • 玉轮江

    即今岷江。《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川县:“玉垒山在县北三里。又有玉轮阪其下,汶水所经焉。蜀谓之玉轮江。”《方舆纪要》卷67汶川县:玉轮江在“县治西三里。即汶江也。自保县流经此,又南入灌县界。《江源记》:

  • 白沙洲

    ①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滨江。明隆庆《仪真县志》卷2:“白沙洲,城外滨江。地多白沙,故名。”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南长江中。《清一统志·武昌府》:白沙洲“对陈公套,土壤甚沃”。竹木贸易亦盛。在今江苏省仪

  • 阿陋井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舍资镇北。《方舆纪要》卷116广通县:阿陋井“在捨资村中。又有猴井,俱产盐,置盐课大使,属黑盐井提举司。《志》云,县产盐之井凡四十七区,俱环盐课司四旁,或以人名,或以地名,今名湮没,总

  • ?川县

    北周置, 为滶川郡治。 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隋属竟陵郡。唐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湖北省钟祥市东北。属滶川郡。隋初属郢州,后属竟陵郡。唐废。